中文在组词上的优势
由于英语单音节词资源比较丰富,但平均发音长度较长,所以你会注意到英语里单音节词比例高于汉语,而多音节词的使用比例就小于汉语,很多逻辑上非常相关的词由于不得不全部挤入有限的单音节词库,其发音就失去了联系。这就导致英语的常用词往往【缺乏】组词的逻辑
比如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说“公鸡”、“母鸡”、“小鸡”、“鸡蛋”
而英语里就成了“Cock”、“Hen”、“Chick”、“Egg”,毫无联系
如果常用词要建立联系,那么英语就必须提高这些单词的音节数,那么平均词长就要上升,从信息论角度讲,信息传递效率就更低了,所以【英语】只能在组词的逻辑性上进行妥协
相比之下,汉语就从容的多了,即便在当前这种信息效率下,汉语仍然能保证绝大多数词语构造具有逻辑性,因此相比于英语词汇,【汉语】词汇就比较容易记忆,这就产生了一个结果,那就是汉语的常用词汇量远远多于英语。
其中,大学生平均自称单词量为16141,经过多项选择测试发现,平均能够辨识其中71%的词汇,也就是说平均大学生词汇量估计为11460个单词。老年人平均自称单词量为21252,经过多项选择测试,发现平均能辨识其中80%,也就是说老年人的词汇量大致为17002,对于从未见过的词的正确理解概率,大学生为30%,老年人为39%
没找到中国的相关研究,不过这里是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大家可以进去看看自己的词汇量,我感觉大学生达到五万应该不成问题。而且这肯定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单词量,不过这里面有些词是英语里几个词合起来的,所以中国人词汇量未必比美国人高这么多,但我觉得定性的结论还是可以下的
另外里面可能有你没见过的词,可以看看有多少你猜不出正确含义……我觉得除了极少数,确实没什么难度…… 6par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