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的F119发动机数据造假,说明美国已经失去了6代重型战斗机制造能力了!

送交者: 花名雞仔 [♂★★★★8008★★★★♂] 于 2025-02-13 0:52 已读 334 次 大字阅读 繁体阅读

最近马斯克查账的结果竟然查出了F22用的发动机数据造假的问题,因为大家一致认为F119-PW-100推重比是10,甚至还有吹到 11.7:1 的,但现在查出中间推力5.2:1,加力推力是7:1,发动机中间推力116千牛,最大推力156千牛,发动机最大重量为2.27吨,实际上一直就要传闻F119发动机推重比在8-9的传闻,现在看来,实际情况比传闻还差劲,这次消息等于又降低了,这个水平没有比苏27用的AL31好到哪里去!


发动机数据虚高导致另外一个结果就是飞机机体过重,而F22战斗机的空重一直就有19.7吨和17.5吨和14.3吨的三种说法,大家一直以为统计范围不同:飞机空重的统计包含的具体项目可能存在差异。一种可能是 19.7 吨是包含了标准配置下所有必需的设备、系统等的空重;而 17.5 吨可能是在某些特定假设或简化条件下得出的,比如未包含一些选装设备、备用系统或特定的冷却系统等的重量。


现在终于明白了19.7吨就是真实数据,14.3吨就是不含发动机机身重量,加一台那么就是16.5吨,加两台就接近了差不多是19.7吨(还缺0.8吨,应该是指的使用空重,包括加滑油、应急设备、特殊固定设备等非消耗性项目的重量!),闹了半天是有人在和全世界玩数字游戏,这个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值得学习!


发动机数据造假带来的后果

推重比降低:若实际推重比远低于宣称数据,如从 10 降低到 7:1 左右,F-22 在加速、爬升、盘旋等机动动作时的表现会差劲很多。比如在空战中,快速爬升抢占高度优势或快速转弯摆脱敌机追踪的能力会显著下降,使其在与机动性较好的敌机对抗时处于劣势。

响应速度变慢:发动机推力不足会导致飞机对操纵指令的响应变得迟缓,飞行员在进行机动操作时,飞机的动作不能及时跟上指令,影响空战中的反应速度和战斗效能。前几年F22打气球就挺吃力,说明F119真的除了重,还有不少其他问题;

航程与作战半径缩短:但以上几件事情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少装2吨油就行了,那么多高级航空专家还能被超重问题憋死吗?但F-22 的航程和作战半径会明显缩短,无法像预期那样到达更远的作战区域执行任务,或在目标区域的滞空时间减少。但当时美军又有着全世界最多的加油机,在当时问题不是太大,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加油机面临老化问题,这个回旋镖在天上转悠了30年又飞回来了!

隐身也是同样造假:以前国内国外都在吹嘘 F22 的雷达反射截面(RCS)只有 0.0001 平方米,就跟一个玻璃球大小差不多,这一下可把全世界都唬住了。很多专家经过仔细推算,发现 F22 的 RCS 实际上在 0.1 平方米左右,就算极值也就 0.01 平方米上下。1 平方厘米?这根本不符合基本物理规律,纯粹是在瞎扯!可就有那么些迷信美国的人,死活不愿意相信,这场争论都持续几十年了。现在看来,0.1 平方米这个数据才是最合理的。

在 F22 那个时代,雷达大多是脉冲机扫雷达,数据刷新率低得可怜。就拿俄罗斯苏 27 用的 “倒卡神机” N001 雷达来说,面对高机动性、RCS 为 0.1 平方米的目标,发现距离根本比目视距离高不了多少,更别提锁定了。至于要把 RCS 降低到 0.0001 平方米,先不说技术上能不能做到,关键是根本没必要。美国这么做,无非就是想制造噱头,吹嘘自己的技术有多厉害。这道理放在 F35 战斗机上也一样,都是障眼法。

为什么美国现在失去了6代机建造能力;

F119发动机在30年以前还算先进,也有较大改进空间,但现在不但技术水平没有上升,而是连F119都已经造不出来了,而6代机基本特征就是高空高速性能,需要推力更大,重量更轻的发动机,F135发动机推力大,但高空高速性能差,根本扛不了事,所以前段时间又把YF23用的YF120变循环发动机拖出来清灰,而当时YF22胜出YF23就是因为F119技术成熟结构简单推力大,现在航空领域虽说不再过度强调发动机重量问题,毕竟要减重代价太高,所以都在想法提高飞机升力系数,但F22升力系数是个陈年梗了!

从机体制造上来说,能够加工高强度钛合金构件的模锻机也已经老化,技术工人也逐步退休流失,这些东西还不能完全用3D打印来制造,现在两家制造企业更多的是依靠全球供应链生产配件,而他们更多的是机身制造和系统集成;根本没有了核心竞争力。

而作为关键电子设备的氮化镓相控阵雷达由于材料受到限制,使用的F35战斗机的APG85雷达原计划生产3000套,现在只是生产了个位数;

美国在六代机的几个关键要素都存在重大缺陷,失去6代重型战斗机的制造能力那是必然的!至于说什么无人战斗机,不是今天讨论范围,就单看这 6 代重型战斗机制造能力的丧失,美国航空的衰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美国的军火巨头与政界联系紧密,军工复合体为维护既得利益,关系紧密得就像黏在一块儿的臭虫,满眼只有自己的钱,现在F35的本还没有收回来,哪里还有心思搞六代机!

所谓的金融霸权,表面上看起来威风凛凛,实际上就是颗定时炸弹。美国靠着美元霸权和对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掌控,整天就知道在金融市场里投机倒把,赚那些快钱!可当真正要搞六代机这种需要大量资金长期投入研发的项目时,就原形毕露了。资金四处短缺,资源分配更是乱成一锅粥,他们以为靠着玩金融手段就能永远称霸世界,却忘了实体经济和高端制造业才是立国之本!

美国人才培养,搞什么 “快乐教育”,培养出来的年轻人连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没有,好多成年人甚至连字都认不全,还谈什么从事高难度的技术工作?制造业的高技能工人严重短缺,就这情况,六代机研发还能指望谁?没有足够的人才,再先进的技术理念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美国在六代机研发上被远远甩在后面,特朗普倒是对这个问题认识清楚,已经裁撤了教育部。

而东大国宁可信其有,自己严格要求,脚踏实地搞研发,这才是正事!

虽然马斯克在冒着生命危险在查账,而且范围越来越广,为MAGA进行准备,但对于我们来说,有个强大竞争对手不是坏事情!

喜欢花名雞仔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花名雞仔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主贴被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