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引中美欧意见不一,万斯混淆概念反监管,中方立场亮了

送交者: 花名雞仔 [♂★★★★8008★★★★♂] 于 2025-02-12 16:23 已读 770 次 大字阅读 繁体阅读
前两天,法国巴黎举行了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在该峰会上,中国、美国、欧洲三大人工智能主体出现了严重分歧,下面我将给大家阐述一下这三方的分歧所在。

现在人工智能体量最大的当属中国和美国,严格说起来,欧洲不算人工智能的主体,因为欧洲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某种程度上可能还比不过以色列。

但欧洲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或者说载体之一,它在科技哲学、思想史的层面上一直走在人类前列,并且对科技革命发展,欧洲人相对比较警觉、审慎。

保持警觉和审慎固然是好的,但坦率地讲,这某种程度也阻碍了欧洲科技革命的发展。

比如说,2018年5月25日,欧盟出台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该条例对国家在收集公民或居民大数据后的使用范畴,作出了严格规定。

表面上来看,该条款在保护公民隐私、自由的同时,又让科技发展在一个比较良性、稳健的轨道上运营。但实际上,过于谨慎反而促使欧洲在最高端科技方面的发展速度大不如前。

大家知道,人类最早的科技革命是从欧洲开始的,随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渐渐从欧洲蔓延到了周围其他国家。换言之,人类的现代化以及制度现代化,基本上都是从欧洲开始的。

从这意义上来说,法国总统马克龙此次举行人工智能行动峰会,背后有他的远见卓识、贡献和高度,但问题是,现在中国和美国才是人工智能博弈的主体。

01

言归正传,下面我们来看看中美之间的分歧何在,以及欧洲的立场到底如何。

首先,美国方面这次派出其现任副总统万斯出席峰会,在该峰会进行演讲时,万斯表示,美国反对一切监管手段,鼓励让人工智能技术继续快速发展。

按照万斯的说法,这是在保护言论自由,还强调美国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景下都会反对限制或者监管言论自由的行为。

我认为万斯这是在混淆概念,因为对科技进行监管,并不代表是在限制言论自由。

对科技进行监管是一把“双刃剑”,适当、有效地监管能够使它发展得更加稳健,这与限制人们言论自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02

其次中国方面,这次中方由副总理带队,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即主要的人工智能发展国家或地区,应加强联手。

一方面,大家要发展各自或共同的人工智能事业;另一方面,对于目前出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潜在问题,需要进行跨部门的共同协调。

我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立场,非常有道理。

一方面,中国认识到了人工智能的有效性,那就是它在提高人类效率和推动人类未来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

另一方面,中国也意识到了人工智能的危害性。人工智能虽说能提高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一些岗位和产业可能会逐渐变得多余,而这仅仅是AI阶段的表现。

在这个阶段,我们还需要与机器对话,使其掌握数据和逻辑推理能力,以便为我们提供判断和建议。

但在下一个阶段,即通用人工智能阶段(AGI),机器将不再需要通过与人类对话,就能自主进行信息处理和判断。

可以说,这标志着意识之门的开启,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拐点。从负面意义上看,这可能打开了一个“黑盒”,即人工智能产生的思想,成为了一个无法被其设计者完全掌控的黑盒。

再接下来的阶段,就是我们讨论的超级人工智能(ASI)。这正是我们几十年前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情景——终有一天,机器人将全面战胜人类。

因为机器人不需要进食、睡眠,只需要充电,而人类则必须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同时还会感到疲惫,工作效率也会下降。

所以,当这种超级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远超人类时,它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是无限的,但同时产生的社会问题也是无限的。

当前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诸如收入分配不公等,已经引发了类似“特朗普革命”的负面结果。

等到了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全面到来时,我们不难预见,处在中下层的人们不仅会在社会财富分配的鄙视链中处于末端,更严重的是,他们将失去做出贡献的机会。

或许有人会提出,他们可以自我享受,但抛开享受与经济条件紧密相关不谈,追求自我享受也并非是人类终极目的,劳动和精神愉悦仍然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

从现有情况来看,人工智能发展到顶峰的时候,超级智慧可能会取代低端劳动力人群,届时人类将何去何从?

因此,我们既要看到人工智能的潜力,也要看到其潜在的危害,而且发展人工智能需要全球协调,我们一定要吸取以往全球化缺乏跨政府合作机制的教训。

以前有学者提出,全球化本身并没有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全球化并未得到妥善管理。

从这意义上来说,人工智能本身没有问题,人工智能发展初期未能得到妥善管理才是问题。

03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出席了此次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她在人工智能问题上也持有审慎的态度,即宁可发展慢一些,也要确保人工智能可以稳健发展。

欧洲方面认为,创造人工智能的终极目的是为人类服务,而不是让人类成为超级人工智能的奴隶乃至牺牲品,因此欧洲主张对人工智能实行较为严格的监管。

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欧洲对人工智能持审慎态度,也导致其在人工智能技术层面上的发言权相当有限。

客观来讲,我认为在对人工智能进行监管的立场上,中国是最可靠的,美国是最不可靠的,而欧洲则是稳健的。

但关键问题是,如今在人工智能领域最有发言权的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在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的立场上截然对立。

中国在该问题上比较负责任,并且着眼于人类未来长远发展;美国明显不负责任,甚至有偷换概念之嫌。

还是那句话,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监管,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它发展得更加稳健,这与限制言论自由毫无关系。

以上就是此次在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的一些基本情况,仅供各位参考。

我认为,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越多越好,包括在中国发展过程中,西方尤其是美国对华充满敌意,这种敌意是不应当存在的。

喜欢花名雞仔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花名雞仔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主贴被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