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时代,中美关系会走向缓和吗?这可能是本世纪最大的错觉
孤烟暮蝉 6park.com 川普重返白宫这眼看着就满半个月了,美国对外政策的“火力”就让人眼花缭乱——从威胁加拿大“不听话就加税”,到突然对丹麦的格陵兰岛“示爱”,甚至扬言要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这一通操作下来,国内某些人开始乐观了:你看,川普连任后没直接冲中国来,中美关系说不定能喘口气?
但现实可能比剧本更残酷。如果把中美关系比作一场马拉松,川普的“战术迂回”顶多是中途喝口水,真正的终点线始终是那个绕不开的问题: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和一个死守王座的美国,谁能跑赢未来? 6park.com 6park.com 所谓结构性矛盾,不是你想退就能退的。
中美关系的本质,就像两辆高速对开的列车——中国这辆车只要不抛锚,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只是时间问题(IMF预测2030年左右)。而美国这辆车上的人很清楚:一旦被超车,自己靠“收费站特权”(美元霸权、科技垄断、军事威慑)躺着收钱的好日子就结束了。
举个例子:过去十年,中国军费增速几乎是美国的两倍,第六代战机刚亮相就让五角大楼跳脚;DeepSeek这类低成本AI模型,直接戳破了西方“技术代差护城河”的幻想。更扎心的是,美国超市里30%的机电产品、90%的稀土供应都捏在中国手里,关税战打了八年,中国对美出口依存度反而从18.4%降到14.7%——人家早把订单分散到东盟、欧盟了。
这种局面下,美国能接受当“世界老二”吗?看看历史就知道:当年英国为了阻止德国崛起,连“表亲”都能拖进一战;如今美国对华为、TikTok的疯狂围剿,不过是21世纪版的“修昔底德陷阱”。
川普的“迷惑操作”背后,其实全是套路。
别看川普这几天忙着怼加拿大、撩格陵兰,其实每步棋都带着对华遏制的算盘:
关税大棒变“狼牙棒”:上次贸易战证明,单挑中国容易误伤自己(美国逆差越打越大)。这次他学聪明了,先拿盟友开刀——威胁墨西哥加税25%治毒贩,逼欧盟开放农产品市场。说白了就是拉帮结派:“兄弟们一起上,遏华成本不能光我扛!” 6park.com 6park.com 俄乌牌局玩“诈和”:竞选时吹牛“24小时停战”,上台后发现普京要乌东四州,泽连斯基咬死不撒口。川普干脆两手耍横:断乌克兰军援,松俄罗斯制裁。表面是“劝架”,实则是把欧洲拖在战争泥潭里,免得他们和中国暗送秋波。
领土碰瓷当“行为艺术”:突然对加拿大和格陵兰岛“表白”,听着像疯子发言?但看看格陵兰的稀土储量(够美国用100年)、加拿大的油砂矿(全球第三),就知道这哪是恋爱脑,分明是资源焦虑症——中国控制着全球60%稀土加工,川普这是未雨绸缪打劫“备用粮仓”。
大胆预测一下未来三个月的事态发展,我觉得TikTok禁令是烟雾弹,访华谈判才是川普在憋的大招。
川普最近两个动作意味深长:把TikTok禁令推迟75天,又放风要“百日访华”。这套组合拳,像极了当年他在朝美会谈前突然取消会议的套路——先扔个炸弹吓唬人,再摆桌子谈条件。
这次他的要价大概率是这些:逼中国开放金融市场给华尔街,在芯片技术上让步,或者接手美债。要是谈成了,TikTok或许能续命;谈崩了,等着中国企业的可能就是新一轮“实体清单大礼包”。但千万别被短期交易迷惑,从华为到字节跳动,美国科技战的底层逻辑从未改变:你可以赢,但不能赢得比我多。 6park.com 6park.com 面对川普这一套“乱招打死老师傅”的王八拳,见招拆招只会疲于奔命。真正的解法其实就十个字:稳住基本盘,开辟新战场。你打你的MMA,我练我的太极拳。
经济上,14亿人的内需市场就是我们“金钟罩”。2023年社会零售总额冲到44万亿,相当于每天中国人就能买下1200亿的货——这规模,够消化多少出口转内销的产能?
科技上,别被“卡脖子”吓破胆。当年北斗被GPS掐脖子,现在不照样全球组网?2024年研发投入提到GDP的2.8%,举国体制专攻芯片、AI,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国际上,朋友要多多的。金砖国家扩到11个,人民币跨境结算占比四年翻三倍——当沙特卖石油开始收人民币,美国再用SWIFT系统制裁人就得掂量掂量了。
大国博弈是没有中场休息的,甚至可能连叫战术暂停的时间都没有。历史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120年前,英国用“两强标准”(海军规模超第二+第三之和)维系霸权;今天,美国用“长臂管辖”“芯片联盟”复制套路。但不同的是,这次挑战者来自东方,手里还握着全球最大的工业链、最勤奋的工程师和最庞大的市场。
川普的“虚晃一枪”,改变不了中美竞争的长周期剧本。我们能做的,是把每个技术突破、每单本币结算、每次内需爆发,都变成谈判桌上的筹码。我们这一代中国人肩负着一个使命,那就是用我们的身体力行,教会大洋彼岸的美帝国主义者们一个他们曾经清楚,但却早已遗忘的道理——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