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陶家渠—弹道导弹打航母的背后功臣
送交者: 憨厚熊[♂☆★★声望品衔12★★☆♂] 于 2024-10-19 21:08 已读 2228 次 4 赞  

憨厚熊的个人频道

在今天的中国,打航母的弹道导弹好像已经不是很新鲜的武器,解放军已经列装了多型不同射程的反航母弹道导弹。但是,在追溯历史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在共和国的军工人当中,总有那么一些人,能够超越世俗的目光,掌握时代的命脉,能够高瞻远瞩的看清楚未来的走向。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人物——陶家渠,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他曾前后担任钱学森的学术秘书,航天部预先研究局、科研生产局处长、总工程师,航天部电子专项领导小组副组长,航空航天部科技司副司长,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九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中国航天九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1985年,他在组织全航天力量,探索研究中国第五代计算机发展技术路线。在一次研讨会上,陕西微电子学研究所的沈续找他了解美国潘兴导弹中的计算机问题。陶家渠在查找资料核实的时候,无意中了解到潘兴导弹末段是大攻角滑翔飞行。因为导弹弹头再入时的机动,会使反导弹导弹很难拦截,这正是钱学森首先提出的“钱学森弹道”的实际应用。


美国潘兴2中程弹道导弹

陶家渠敏感地认识到这一技术的价值,决心组织力量全面深入的研究。他先是让一院的弹头研究所研究“大攻角下的滑翔飞行的技术”,之后又增加了空气动力研究所,开展预先研究。短短一年的时间,就突破并基本掌握了这一项技术。

1991年1月7日,海湾战争爆发,战争的进程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以美军为首的联军很快获得空中优势,对伊拉克进行了狂轰滥炸,伊拉克毫无还手之力。地面行动展开之后,短短100小时就结束了战斗。美军空中力量的强大在这次战争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1991年海湾战争也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假设一下,当我们解放台湾的时候,美军如果进行干涉的话,必将使用我前沿周边的机场和航母母舰,利用空中优势阻挠我军的行动。因此,需要我们集中力量优先打击美军机场和航母,使他们的飞机飞不起来、飞不回去,失去作用。这也算是海湾战争带给我们的启示。

当时遇到的问题是,我国正在研制的DF-11和DF-15都是近程地地导弹,美军航母如果部署在台湾以东海域,则射程难以达到。现有武器中,只有DF-21中程导弹射程上比较适合,对于周边的机场目标,问题还不大,只需要提高导弹的精度即可。但是要做到命中移动中的航母,则需要高速再入的弹头能够观察活动目标,这就需要采用末制导等多种制导装置。此外,还需要解决远距离航母目标的发现和跟踪定位,相关单位提出了超视距雷达和卫星观测等方案。



借着海湾战争这次契机,陶家渠之前预研的项目就派上了用场。他向二炮领导阐述了方案设想,并向上级机关汇报了之前以反航母为背景的预研。并将这些预研成果将可演变为未来研制的新型号,写成了总体方案,向上级提出了正式型号研制的设想。这就是DF-21D弹道导弹反航母型号的由来。

喜欢憨厚熊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憨厚熊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