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柯文哲案”投下台湾政坛震撼弹
送交者: 风雪天涯[☆★★声望品衔12★★☆] 于 2024-09-02 19:15 已读 1035 次  

风雪天涯的个人频道

最近几天,有关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因“京华城案”被台北地检署逮捕收押又“无保请回”的消息引发各方关注。

这件事情可以分两个维度去剖析,其一是案件本身,其二是(一旦)柯文哲倒台对岛内政坛带来的影响。





2021年9月,时任台北市长的柯文哲批准给予地产项目京华城多项容积奖励,将容积率大幅提升至840%,据估算增加面积部分市价约120亿新台币。

这个项目在台北知名度很高,早在郝龙斌市府期间,京华城开发商威京集团就跟台北市政府博弈过很多次,但郝龙斌没有批。

因此当柯文哲批准京华城容积率变更后,立即引发外界质疑。

不过京华城方面回应称:全案依《城市规划法》第24条拿到20%容积奖励,以及花费约44亿元取得容积移转30%,总计840%容积率,一切合法。

此后“京华城案”大概停滞了两年,直到2023年11月28日,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最激烈的时刻,民进党新潮流系台北市议员许淑华对台北市长蒋万安质询时,质疑前任柯文哲市府提升容积率的作法。

许淑华认为,在京华城获利如此巨大的情况下,台北市政府获得的回馈只有停车格、认养公园等,这根本就是柯文哲与财团携手,玩弄权力与金钱的游戏。

当时“蓝白合”已经破裂,作为现任市长的蒋万安并没有任何初衷去背前任的锅,所以蒋万安回应称该次(容积率)提升确实不合理,并允诺调查。

2024年4月24日,台北市议会决议通过专案小组调查京华城案,台北地检署以“他字案”侦办,于5月2日正式将前台北市长、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列为被告。


去年11月28日台北市议会市政总质询时的蒋万安。


柯文哲骑自行车到办公室。柯长期以清廉、亲民的形象示人,吸引了不少支持者。

过去几个月里,台北地检署密集约谈了数十位前台北市官员。

8月12日,时任台北副市长兼台北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彭振声遭约谈,讯后以涉犯《贪污治罪条例》图利罪嫌,限制其离岛。

8月26日,彭振声应邀出席台北市议会京华城案调查小组会议,他承认是柯文哲做的决策,自己在关键公文上不敢签字,部分敏感内容也不便再回答。

8月27日,京华城案的中间人、涉嫌收受开发商威京集团贿款的前台北市议员应晓薇试图离岛。

她先是从桃园机场飞香港,发现自己遭管制后,随即转往台中清泉岗机场,想使用台胞证从台中飞金门,走金厦“小三通”路线到大陆。

结果应晓薇在机场被拦下,廉政署紧急前往拘提。

按照台媒讲法,应晓薇收受威京集团至少4740万元贿款,在六年期间共替京华城(该地块非位于其选区)召开达30场协调会。

需要说明的是,应晓薇只是一个“中间人”,她拿的钱某种意义上属于“关说费”,至于柯文哲本人是否从中牟利、牟利了多少,尚待进一步调查。


被换上囚服、戴上手铐的应晓薇。


应晓薇是岛内由演艺圈向政坛跨界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她曾在古装剧《中原镖局》中饰演赵天豪的大女儿赵琪瑛,除此之外,还在台版《神雕侠侣》中饰演过郭襄。

经自下向上层层顺藤摸瓜后,8月30日一早,台北地检署多路人马齐出,把柯文哲住所、私人办公室、民众党党部等查了个遍,带走大量资料。

同日,柯文哲赴廉政署约谈,晚间移送台北地方检察署复讯。

8月31日凌晨,柯文哲表示不愿继续接受讯问,想径自离开侦查庭;检察官同意暂时休庭并让其休息三小时后再接受讯问,柯文哲拒绝,并呛声称“你逮捕我吧”。

考虑到柯嫌疑重大,在未完成讯问程序的情况下任其自由离去,将使案件侦办风险骤升,因此检察官当庭对柯文哲实施逮捕。

8月31日下午,柯文哲从北检拘留室带往北检侦查庭时已被上铐,直到开庭讯问后才由法警解开其手铐。

就当大家以为柯难逃牢狱之际,9月2日凌晨,案情发生戏剧性变化——台北地方法院裁定柯文哲“无保请回”(即无需交保便可释放)。

台北地检署表示“将提抗告”,而柯阵营则称检察官对其“极尽压迫跟凌虐”。



截止目前,京华城案的焦点落到涉及柯文哲的资金走向上。

按照岛内法律,行贿罪是轻罪,受贿罪是重罪,如果行贿人沈庆京或中间人应晓薇其中之一被攻破,该案就很可能迎来突破口。

要是无法突破中间人或行贿人,想通过落实资金流的方式给柯定罪,难度其实不小,因为一旦涉及海外资金流动(不太可能岛内给钱),几乎无从追查。

岛内媒体普遍认为,柯文哲身份特殊、地位尊重,北检手里若非握有大量证据,不敢轻举妄动,既然北检弄出这么大的阵仗,柯估计是在劫难逃,目前的“暂时自由”只能说从悬崖边上倒回来一步。

按照以往规律,北检会进行多轮的攻防,一点点拿出手中的材料,如同郑文灿案一样。

当然,也有岛内消息称,柯原计划9月份访美(最早为9月2日,但民众党官方称是21日),北检采取断然行动是担心他潜逃,属于破釜沉舟之举,并不一定掌握有实证。


柯文哲与京华城开发商、威京集团老板沈庆京关系匪浅。8月29日凌晨,沈庆京被声请羁押禁见,次日台北地法院裁定羁押禁见两个月,送往台北看守所。


陶朱隐园是位于台北市信义区的豪宅大楼,柯承认曾接受威京集团主席沈庆京招待,到陶朱隐园招待所唱歌。他表示:财团老板也是市民,确实有去唱过一次歌, “因为没选上,慰劳大家,就只有一次,时间是选后”。

简单介绍完前因后果,接下来谈谈柯文哲案的影响。

8月30日柯文哲被约谈当天,民众党宣布成立紧急应变小组,表示会配合司法调查,维持党务运作,全党团结力挺柯文哲。

这种姿态对民众党来说是无奈之举,因为民众党是“一人党”,除柯文哲和高虹安外(新竹市长高虹安被判刑后已宣布退出),其头面人物主要是八席民意代表,外加被台中市府收入麾下的蔡壁如。

而八席民意代表均是拿政党票的不分区代表,并无独立民意基础,席位完全是柯文哲授予他们的,他们现阶段力挺柯并不让人意外。

当然,随着局势日趋明朗,也不排除民众党高层因“挺柯”与“切割”的意见分歧发生分裂。


民众党已发动支持者聚集在台北地检署外声援柯文哲,不少支持者手持口号,表示坚信柯文哲清白。

民进党方面,绿营上上下下对柯文哲可谓恨之入骨,尤甚于对国民党。

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蔡拿了817万票(57.1%),而2024年选举中赖只拿了558万票(40.1%)。

我们简单想一想,那些2020年投蔡的选民几乎不可能在2024年改投国民党,所以这259万票一定是被柯文哲收入囊中,即柯的369万票中有七成是抢自民进党,三成来自国民党。

民进党人认为,只要把柯文哲整垮,民众党就将树倒猢狲散,那些浅绿选民也就会重新流回民进党。

除此之外,赖阵营彻底消灭柯文哲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永绝“蓝白二合”后患,为2028扫清一大障碍,此时对柯出手存在选择性办案的嫌疑。

即使仅聚焦立法机构里博弈,当柯文哲被定罪后,民众党的八席民意代表投票也很可能发生分裂,蓝白联手制衡绿营的前景变得十分黯淡,部分民众党亲绿人士或推动“绿白合”。

岛内网友戏称:只要柯文哲一倒,民进党会立刻把黄珊珊接回家——有关黄珊珊的故事我们在《台湾政坛无间道》一篇里详细介绍过,此处不再赘述。


8月30日清晨检方抵达民众党办公室准备搜查时,因大门紧闭,台北市前副市长、民众党民代黄珊珊(已被停权三个月)到现场打电话找人来开门。黄珊珊并未表现出任何紧张不安的情绪,反而因有人误触警报器而发出笑声。


2018年,时任台北市长的柯文哲与时任台行政部门负责人的赖清德同框。柯选后其实有向赖“服软”的迹象,称“赖清德不用担心在立法机构一定居于劣势,执政者做的对,民众党会支持。”不过他的示好并未得到积极回应。7月30日柯接受专访时讽刺称,“赖清德留个小胡子,会愈来愈像希特勒”。

最后,将目光切换到国民党。

国民党在“柯文哲案”中处于两难境地,尽管一部分人“乐见其倒”(主要是郝龙斌系、连胜文系等与柯有过明显过节的政治人物),但大多数人其实处于中立、甚至偏同情柯的立场。

兔死狐悲、唇亡齿寒啊!

柯文哲不管怎样都属于制衡民进党的一股在野力量,且在立法机构与国民党深度合作,随着他被清算,民众党这个年轻的政党走到了濒临崩溃的十字路口。

而一旦剧本重新恢复到蓝绿对决的架势,以民进党之强势国民党很难再有机会。

正因如此,赵少康才一边感慨柯文哲“楼起、楼塌”,一遍鼓励民众党人持续在立法机构好好表现,不要因柯文哲一人就泄气。


时间拉回到2023年11月15日。

这一天,“蓝白合”协议在万众瞩目中达成,一度登上世界各大媒体头条,与旧金山中美会晤一起组成《风云变幻的11月》。

然而几天之后,柯阵营竟以民调统计分歧为由翻脸不认账,“蓝白合”最终破裂。

人生没有后悔药,不知此时此刻的柯文哲,是否懊悔当初的决定。


喜欢风雪天涯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风雪天涯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