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E与阵风的比较
近日,作为对印度采购法国“阵风”战机行动的回应,巴基斯坦在多个公开场合,展示了从中国引进的歼-10CE战斗机。作为与“阵风”同为三代半水准的机型,这两款战机的气动设计也非常类似,均采用单垂尾、三角翼鸭式布局,所不同的是两者装配的发动机数量。阵风使用的是两台法制M-88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而歼-10CE用的则是一台中国产涡扇-10B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https://p7.itc.cn/images01/20220326/3649aba630e24387af576ccbc95c5446.jpeg)
此次中、法两型先进战机在南亚上空的不期而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的关注。而作为两型战机极其倚重的超视距远程空战利器,流星和霹雳-15也同样引人注目。虽为同一水准的远程空空弹,但流星与霹雳-15的性能特点上却存在着鲜明差异,决定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两种弹所采用的不同动力形式。
![](https://p8.itc.cn/images01/20220326/a407c62879614e919e4888c8e5e4da4f.jpeg)
先说说流星。该弹装备的是依靠外界大气供氧的固体冲压发动机。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导弹自带氧化剂,因此能够节省不少弹内空间,这些空间要么可用来容纳更复杂的电子系统或更多的燃料、更大的战斗部,要么可以在射程、威力不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缩小弹体的尺寸。
6park.com不过,在具备这些优点的同时,外部进气所需的进气道对导弹的整体外形和性能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突出于弹体后部的进气道口大幅增加了飞行阻力,导致流星在发射后的最初30公里以内一直处于加速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导弹基本不具备制导控制和攻击能力。此外,当弹内燃料耗尽进入无动力飞行阶段时,较大的飞行阻力使得导弹速度快速衰减,并很快失去速度优势,如此一来,就很难追上目标,自然也就丧失了起码的作战能力。
![](https://p8.itc.cn/images01/20220326/a20c35dd9af742e3baeb2e816c54f5da.jpeg)
在整个射程的始、末两端存在致命的战力空白,这就是采用固体冲压动力的流星难以克服的最大弊病。凭借这样的导弹,意图与挂装配备双脉冲火箭发动机的霹雳-15的歼-10CE进行超视距远程对抗并占据主动,阵风难免有一厢情愿之嫌。
相对于固体冲压动力,需要自带氧化剂的双脉冲发动机虽在射程和弹体尺寸之间的平衡方面有所不足,但更加合理的动力输出方式和没有进气道的光滑外形,却让霹雳-15在几乎整个射程中都具备优异的攻击能力。没有进气道口带来的额外阻力,在发射后的短短几秒内,霹雳-15即可获得3马赫左右的高速,此时只要能锁定目标,对手就很难逃脱被击落的悲惨结局。
![](https://p1.itc.cn/images01/20220326/762da7077f35489bb6ec3533f2ca9c59.jpeg)
不仅如此,双脉冲模式还能在无动力飞行末段进行二次点火,这就再次赋予了导弹相对于目标的速度优势。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射程末端,霹雳-15依然可以获得针对敌方的足够广阔的不可逃逸区。固体冲压对双脉冲,在这样的对抗中究竟哪一方更具控制力,而阵风与歼-10CE的对阵中究竟谁又能最终主宰天空,那响彻云霄的雷霆霹雳应该就是最好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