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反对清算九十年代国资改革期的“国有资产流失”
送交者: 无国无家[★★声望品衔9★★] 于 2021-12-03 23:08 已读 1094 次  

无国无家的个人频道

现在于力,就是那个自称司马南的,就联想发起了一系列上纲上线的攻击,其集中的攻击点就是所谓的“原罪”,即在改制时管理层侵吞了国有资产. 按照社会主义的观念,这是“原罪”,对它清算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于力抓住了“原理”. 6park.com

可是,胡锡进出来说话了,基本上的意思是不应去翻这个“原罪”的旧账,那会乱了今日的纲常和秩序. 毫无疑问,胡锡进今天的工作就是官方的舆论领袖,是官方对此的态度. 6park.com

为什么这个“原罪”不要去追究?我们就要用所谓“大历史”的观点来说明,其实“大历史”这个词是唬人的,简单说就是当时的历史背景. 6park.com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那是八九六四后的若干年,国际上受西方打压非常厉害,国内的经济结构不适应快速的发展,主要就是重要的行业统统是国有的,民企实力弱小分散,而国企效率无法提高,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民企不构成对国企的竞争,而当时的国企无法调动积极性. 因此,当时国家的意志是要坚决地实行大范围的国有资产改制,把竞争机制调动起来,把资本和人才从相当一部分国企中放出去,即私有化这些部分. 这个决策错了吗?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没有错;从公平的角度来看,问题多多. 由于经济发展是当时的主要矛盾,公平是相对次要的,毕竟当时是饼太小了,当时算细账只会扯改革的后腿. 6park.com

如何把资产和人才从国企中放出去呢?当时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将国有企业一夜之间转变成经理人的私产. 合不合公平的“原理”?显然不合!合不合将国有转变为私有的理,合,而且是效率最高的. 试想,要符合公平的“原理”,每一份国有资产都应该按全国人口每人发一股,假定还有一个机制可以交易这些股,最后集中起来才能办事. 这样的话,这些股份经过无尽的折腾,最后,在最好的情况下,还是集中到那些经理人那儿去了,要花多少时间呢,天晓得! 6park.com

所以,今天去翻这个旧账会没完没了,只会搞得一塌糊涂.  所以,严格的说,当时所谓的侵吞了国有资产的“原罪”是不存在的,那都是国家本意就是要放出去壮大私营企业的. 6park.com

因此,于力这些人的论调,今天是不能放纵的.
喜欢无国无家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无国无家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无国无家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