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培养人才竟为美国做嫁衣,任正非果断放弃清华,牵手西工大
![](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b493e7a50835441eb7cd70019c14e0e5?from=pc) 6park.com 文 | 华商韬略 泽瑾
2020年6月,一则华为将与中国高校联合开设“鸿蒙生态班”的消息,刷屏了高校圈。而华为选择的这所高校,并非中国计算机专业最顶尖的清华大学,而是偏居陕西的西北工业大学。
消息一出,顿时引发了外界热议。因为单就这两所大学的计算机领域的学术水平而言,后者实在难以望清华项背。
2021年,美国US News的榜单将清华的计算机专业排在全球第四,仅次于斯坦福、麻省理工和卡耐基梅隆大学,堪称我国的计算机最高学府。而西北工业大学虽说也是“国防七子”之一,985工程学校,但在该榜单上仅排到全球74位。
以华为在中国计算机行业的影响力,对接清华的顶级学术实力并非难事,任正非却为何放弃清华,选择牵手西工大呢?
据传,在华为的内部会议上,海思芯片总裁何庭波曾向任正非提议过清华大学;但任正非却反问,清华的学生跑了怎么办?原来,让他放弃选择清华的,是其培养的高端人才长期流向海外的尴尬现实。 6park.com ![](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5b0c4e6c057c483c9321a2e13bca4f5c?from=pc) 6park.com 而这只是我国长期人才外流的一个缩影。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978年到2018年12月份,我国出国留学并完成学业的人多达432.32万;而这些人才中,有79.4%的博士选择留在美国发展,其中不乏清北等985院校培养的学子。
在上世纪,这一情况更为严重。90年代,海外留学人才的回国率不足10%;据美国加州的统计,1978年以来,全美有20多万名985高校人才工作,仅硅谷就2万人,分布在各个高精尖行业。
韩国的三星凭借新型显示器材料OLED,在全球独领风骚,但这种材料的发明者却是华人邓青云;甚至全球最为顶尖的十位材料学家中,有6位都是在美工作的华人教授。
而在中美科技战最激烈的芯片半导体领域,世界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艺,5纳米、3纳米的三极管结构FinFET也是华人教授胡正明的首创;英伟达、赛灵思等顶尖半导体设计商,其创始人、CEO也是华人黄仁勋、彭胜利。 6park.com ![](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c11c54e39e5342b5927dd864fe531186?from=pc) 6park.com 在美工作定居的华人,已经组成了美国人才梯队中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但这样巨量的高端人才外流,不仅让我国大量的教育投入浪费,更是在关键科技领域,为美国送上了卡我们脖子的技术。
而最好的情况,是我们付出巨额资金和关税,将技术买回来;而运气不好,这些华人首创的技术,就会成为美国制裁我们的武器。
例如在前一阵美国针对华为打响的芯片战中,因为美国的芯片出口禁令,华为的一批5G手机只能当做4G来用,原本领先的全球市场份额也因此一落千丈;更不用说被美国一纸设备限购令打得奄奄一息的中芯国际。而这,都是因为关键技术被美国握在手里。 6park.com ![](https://p3-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2bf18b1dc3644c868ac83ee4c87aab44?from=pc) 6park.com 由此看来,任正非在选择合作高校时的衡量标准,正可谓是一针见血。
留在海外发展的人才常把“科学无国界”挂在嘴边,这也成为了不少留学生拒绝回国的理由之一。但是,在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看来,科学家是有国籍的。
在当年国内落后的条件下,他们尚且能够义无反顾地回国,用毕生所学报效国家;在如今中美竞争白热化、国内科研条件优越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中国培养出的学生留在国内,需要海外的高端人才回归祖国。这,也正是在硝烟弥漫的中美科技战中取得胜利的关键。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