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箭”-12——新一代便携式轻型反坦克导弹
红箭-12反坦克导弹,是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在2014年研制的第三代反坦克导弹,与中国此前研制装备的反坦克武器外观区别较大。
运输发射箱连同导弹在内重约17千克,整个武器系统的总重量为22千克。发射箱长1.25米,直径约为170-180毫米。该导弹采用了“发射后不管”技术 。弹头使用串联锥形装药估计可穿透高达1100毫米的均质装甲或爆炸反应装甲,也可以打击小型舰艇、直升机、掩体工事等。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683615/201904/683615-20190427111149710-1216727542.png)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在“欧洲萨托利”展会上公开展示新型单兵反坦克导弹——“红箭-12”。该导弹据称是中国第一种单兵“发射后不管”反坦克导弹,与美国“轻标枪”反坦克导弹类似,并据称已装备解放军部队。
这种导弹使用非制冷式红外焦平面成像引导头,这可以为其提供全天候和夜间作战能力,同时厂方还提供一种仅安装电视成像引导头的同型导弹,仅供昼间使用。
红箭-12拥有三大技术突破:
第一,中国反坦克导弹首次实现了“发射后不用管”的能力,这主要得益于红外焦平面成像技术的突破;
第二,中国大威力反坦克导弹首次具备单兵便携作战能力,便捷性匹敌火箭筒,比需要安装发射箱的红箭-73更方便使用;
第三,是最具实战意义的一项,就是具备了“软发射”技术,可在建筑物或碉堡内发射。不论是此前的国产反坦克导弹还是火箭筒,均不具备这项能力,发射时的后射火焰极大,不仅危险而且隐蔽性差,几乎无法适用于楼宇内从事巷战。
可以说,红箭-12的技术突破是革命性的,机动性、灵活性和精确制导技术均实现了巨大进步。尤其是“软发射”技术,带来的作战方式革命将使中国陆军战斗力发生颠覆性提升。 长期以来,中国陆军的反坦克导弹技术一直落后于西方,尤其是缺乏轻型便携式导弹。
早已经严重落后的红箭-73导弹,至今仍是步兵反坦克主力。另一方面,红箭-8和红箭-9等导弹受到技术限制,应用范围很窄,即使是较先进的红箭-9导弹,由于重量太大,只能用于单一型号的反坦克发射车。 近年来,中国虽然装备多款新型步兵战车,但配套反坦克武器居然仍是红箭-73,可见反坦克导弹的落后已经制约了中国陆军战斗力的提升。需要指出的是,多年来中国反坦克导弹的技术提升,主要局限在战斗部威力上,而红箭-12带来的技术进步则是全方位的。 红箭-73和红箭-8都是1970年代的产品,红箭-9也不过代表1990年代初期的技术,而红箭-12已进入了21世纪世界先进导弹的行列。尤其是在国产轻型反坦克导弹领域,红箭-12的技术跨度至少达到了20年以上,有望全面取代已服役30年的红箭-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