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軍22場會戰 八路軍在哪?
「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有什麼樣的電影編劇」,解放軍軍史專家臉不紅氣不喘地稱,地道戰、地雷戰等游擊戰在抗日戰爭獲勝發揮戰略性作用,這種誇大戰功的說法,難怪電影電視劇能接連播出「手撕鬼子」、「手榴彈炸飛機」等抗日神劇。 解放軍專家不斷解釋共產黨作為抗日戰爭中流砥柱的作用,把地道戰、地雷戰、游擊戰等敵後戰場騷擾戰術,說成抗日戰爭的主戰場。
這些說法會跌破世界軍事專家的眼鏡,地道戰、地雷戰若能夠牽制、消滅日軍數十萬、上百萬的部隊,大概就是「手撕鬼子」的翻版共產黨自認是抗戰的中流砥柱,卻一直難以回答一些鐵的事實,包括:
一、抗日戰爭22場會戰(動輒數十萬、上百萬部隊的對決),全是國民政府、國軍(國民政府軍)領導的戰事。
二、抗戰勝利後,中國分15個戰區受降,所有的受降命令均是國軍所發,日本遞交的受降書也都是給國軍。 三、目前所有的抗日英烈集體公墓,幾乎都是國軍的英烈,每個墳塚少則數百,多則數千骨骸,八路軍的集體公墓在哪? 解放軍專家難以自圓其說,所以才辯說:「評價共產黨在軍事上的作用不能用打了多少顯赫的大仗、犧牲了多少高級將領來看」。 解放軍專家稱,國民黨當權者消極避戰,甚至發生了1944年的豫湘桂大潰敗。事實是,日軍當年發動「一號作戰」命令,動員50萬大軍,打通南北縱貫線,期間發生震驚中外的47天「衡陽保衛戰」,國軍何來消極避戰?此時占據廣大華北華南地域的八路軍,動員一兵一卒了嗎? 日軍要消滅的是中華民國政府,不是窩在陝北的八路軍,國軍為保衛國家只能硬著頭皮對戰,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 另從毛澤東選集、中共黨史檔案可知,毛澤東再三要八路軍的朱德、彭德懷不要跟日本拚,要保存實力。百團大戰,彭德懷擊退日本,結果被毛澤東痛罵。由此可見,到底是誰在抗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