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分析:乌克兰禁运严重掣肘俄国军工
送交者: 爸他志洪李[☆人☆] 于 2015-08-09 13:56 已读 1310 次 1 赞  

爸他志洪李的个人频道

 

2015年 8月 8日 mi26

俄军米26直升机使用的发动机来自乌克兰

西方制裁和乌克兰企业中断与俄罗斯企业关系已经严重影响了俄国国防工业的效率与能力。

众所周知,在苏联统治时代,莫斯科把大量军工企业分布在乌克兰;即使在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境内的军工企业仍然与俄罗斯军工企业继续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不过,自从去年乌俄关系因基辅政局剧变,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及莫斯科支持东乌分离主义武装之后,乌克兰军工企业与俄企的合作关系便戛然而止。

与此同时,欧盟和美国也以俄罗斯向乌东叛军输送武器为由对俄罗斯展开军品禁运。

军工难题

上个月,俄国副总理罗格金告知联邦杜马,共有186型现役俄军装备需要来自乌克兰军工企业提供的零部件。

安22

安22运输机的发动机和不少其它零部件均来自乌克兰

罗格金承认,如今面对乌克兰和西方的军品禁运,莫斯科在2018年之前还无力解决这个大难题。

2014年6月,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就曾正式颁布总统令,要求国内一切企业终止于俄国企业的合作关系。

空海军受阻

在诸多原有乌俄合作项目中,俄国现役大量安东诺夫系列大型运输机的设计局就设在乌克兰。

军工禁运导致新型安-70运输机的交付被冻结,而俄国企业制造的安-140也被迫停产。

普京检阅

俄国总统普京希望早日实现海空军系统更新换代的努力受到阻碍

此外,俄罗斯用于发射军用卫星的“呼啸号”(Rokot)也因无法得到原本来自乌克兰的零部件而于二月停止发射。

除空军之外,俄国海军项目也受到打击。原本计划开始测试的最新远洋护卫舰22350护卫舰就因无法得到乌克兰设计生产的涡轮发动机而暂时搁置。

俄国软肋

专家指出,前苏联时代分散在各个加盟共和国的军工企业各有特长,并且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长期未能真正被俄罗斯全面回收整合。

另外,俄国军工在过去二、三十年里也已经形成了对西方国家生产的电子零部件——特别是军品电脑零部件的依赖。

法国拒绝向俄国海军交付西北风直升机母舰就突显莫斯科如今面临的窘境。

《简氏防卫周刊》分析认加里斯·詹宁斯分析认为,乌克兰危机严重冲击了俄国军用运输机更新换代的进程,特别是严重依赖乌克兰设计生产零部件的安东诺夫系列运输机。

西方专家指出,全面实现军工国产化谈何容易,因为乌克兰军工企业的很多能力是数十年时间才发展积累出来的,失去乌克兰和西方合作的俄罗斯军工,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窘境。

(编译/责编:晧宇)

喜欢爸他志洪李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爸他志洪李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