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蒋是民族主义者的可以洗洗睡了
多谢楼下阿Q派老兄提供的咨讯,看到这段蒋在败退台湾后的演说 :
蒋介石在1950年(民國39年)6月11日在圓山軍官團講《革命實踐研究院軍官訓練團成立之意義》:
「在抗戰以前,不論什麼事,我們總是平心靜氣,忍辱負重的和他們交涉,想法使他們能夠瞭解我們是同文同種的國家,決不能兄弟鬩牆,自相殘殺,否則只
有同歸於盡。後來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公開佔據了我們的東三省,到了七七又發動盧溝橋事變,我們迫不得已,才起來全面抗戰。但是我們抗戰的目的,只是打不
平,希望戰爭結束,彼此立於平等的地位,做一個親善的兄弟之邦,真正達到共存共榮的目的,最後我們抗戰勝利,在日本宣布接受條件那一天,我立即發表文告,
聲明今後中國對日本決不報復,以後一切處理,都一本寬大原則予以優待;這就是要貫徹我們抗戰的初衷,實現
總理的外交政策。經過我們這一次抗戰之後,大部份日本人就都感悟中國真是他們一個兄弟之邦,而一般有識之士,更深切瞭解,亞洲如果沒有一個獨立自由的中
國,日本決不能單獨存在。我們只要日本軍民真正覺悟到這一點,中日之間就有了合作的基礎;同時我們自己也要認清,如果亞洲沒有一個獨立自由的日本,中國也
是不能單獨存在的。現在事實擺在眼前:日本經過八年戰爭,已經徹底失敗了,我們雖然獲得一時的勝利,但是因為蘇俄指使共匪作亂,到如今也是徹底失敗了。這
兩個國家現狀,實在都等於亡國,過去所謂「同歸於盡」的話,不幸而中了。現在中日兩國既已明白日本不能侵略中國,中國亦不可敵視日本,兩國必須親睦合作,
才能達到共存共榮的目的,至此 總理的外交政策,亦才有實行的可能了。
……我這一次決定請日本教官來擔任我們軍事訓練。這些日本教官自到臺灣以來,對我們各方面的貢獻,十分誠摯,他們都知道中國今日的災禍,無異是日本
的災禍,復興中國的工作,就是復興日本的工作,所以他們在這裏擔任教官,和在日本訓練他本國學生一樣的精誠,因此我們腦筋裏再不可留有過去的敵意,更不能
存一種輕視的心理,以為他們是打敗仗的,不值得我們的尊重。我們要反省在抗戰中我們究竟憑什麼來打敗日本?老實說我們抗戰的勝利,一半是靠著總理的主義和
正確的國策,一半是靠著友邦美國的援助,纔有此徼倖的勝利。難道日本真是被我們打敗的麼?現在我們國家在這樣存亡危急,到處受人欺凌,被人侮辱的時候,而
日本教官反肯冒險來台,且能以其一片至誠,來幫助我們反共抗俄,教授我們作戰的精神技術,以及其他各國所不能學得的學問,願與我們共患難、同甘苦、同仇敵
愾、同舟共濟,那我們更應該特別優禮他們,尊敬他們。……」
除了表达对日本帮助他反共而感激涕零,充满了“共患難、同甘苦、同仇敵
愾、同舟共濟”之情,这讲话还说明什么?
1.蒋抗日不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生存,中日之间的战争不是你死我活的民族生存权利的斗争,而是为了替中国(蒋政府)争取一个和日本“平等”的地位,教育他们懂得如何才能“共存共荣”的道理。
“但是我们抗战的目的,只是打不平,希望战争结束,彼此立于平等的地位,做一个亲善的兄弟之邦,真正达到共存共荣的目的。”
2.蒋认为国民党败于共产党就是“亡国”,等同于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
“现在事实摆在眼前:日本经过八年战争,已经彻底失败了,我们虽然获得一时的胜利,但是因为苏俄指使共匪作乱,到如今也是彻底失败了。这两个国家现状,实在都等于亡国,过去所谓“同归于尽”的话,不幸而中了。”
3. 蒋认为日本并没有被中国打败。这种话可以出自三军统帅之口,不知道他如何面对前仆后继牺牲的以千万计的先烈们?他认为中国取得抗战的胜利,主要依靠的不是人民的力量,而是三民主义,他本人“正确”的国策,和美国的援助。
“我们要反省在抗战中我们究竟凭什么来打败日本?老实说我们抗战的胜利,一半是靠着总理的主义和正确的国策,一半是靠着友邦美国的援助,才有此徼幸的胜利。难道日本真是被我们打败的么?"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0 银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