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射导弹的背后分析 (2012-08-27) www.6park.com日美双方再度确认“钓鱼岛属于日美安保的范围”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华盛顿消息】据日本新闻网8月23日消息,正在美国访问的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杉山晋辅23日与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助理坎贝尔以及日本部部长等举行了会谈,双方再度确认了“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属于日美安保的范围”。 www.6park.com
报道称,杉山在一系列会谈之后接受日本记者团采访时表示,美国政府再度确认了“钓鱼岛属于日美安保的范围”的原则,同时美国政府也赞同日本政府主张的“领土问题和平解决”的立场。
他还表示,美国政府理解日本政府就独岛(日本称“竹岛”)问题向国际司法裁判所提出申诉的立场。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据了解,杉山定于8月22日至24日访问美国,期间还将就日本与朝鲜预定在8月底重开政府间谈判等问题,与美国政府交换意见。而杉山原定于8月16日访问北京,因中国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问题而临时取消。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美媒:中国20日再射1枚洲际导弹 型号为东风5A 为4周内第3次 www.6park.com
【综合消息】据媒体报道,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2012年8月23日发表美国资深媒体人比尔-戈茨(Bill Gertz)文章,详细报道了中国在四周之内试射三枚导弹的细节,以及美国各方的评论。现将文章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www.6park.com
据美国官方报道,8月20日,中国继续进行战略导弹发射系列试验,这是中国在四周内的第三次试验。美国军用传感器探测到中国于清晨时分在距北京西南267英里的陕西省某导弹和空间试验中心进行了发射试验,美国判断这是采用发射井方式的“东风-5A型”(北约代号CSS-4 Mod 2),射向了中国西部的沙漠地区。该导弹与7月24日中国试射的新型“东风-41”型陆基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和新型潜射“JL-2”导弹一样,均可携带多弹头,也可作为诱饵弹头欺骗导弹防御系统。
美国情报分析家认为,中国将装备多弹头导弹,主要原因是应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对单弹头导弹的有效防御。例如,近期的一份中国军事译文声称,由于美国计划发展新型反导武器——“多重杀伤载具”(MKV),中国通过改进弹头设计、增加弹头数量并配合使用假弹头,扰乱美国反导系统的传感器,从而提高导弹弹头的穿透力。 www.6park.com
五角大楼并不确定这三次试射情报来源的准确性,一位资深防务官员认为试射并没有“拉响警报”,根本不能证明中国已经掌握了所有必备导弹技术。一位美国官员声称,虽然没有确认这三次试射是否成功,但是根据传感器显示,导弹飞行没有失败。另一位官员认为,试射表明中国致力于提高首次核打击能力。此前,中国称其核部队主要是“二次打击”武器,用来应对针对中国的核攻击,中国也一再强调中国将不会在冲突中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据传由于中国讨论过使用核武器应对美国远程精确常规巡航导弹打击,而非针对核打击的核反击,五角大楼一直质疑这一方针。
美军认为空军的战略导弹试射相对滞后,归咎于奥巴马政府将导弹试射作为政治手段,而非技术和战术手段。今年早些时候,空军已经在加利福尼亚部署了一枚“民兵-3”型洲际导弹,但是试验却推迟了三次,表面上是出于技术和射程安全的考虑。一位军方官员透露,民兵导弹试射推迟,是由于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政治顾虑,并不是技术问题。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发言人解释说,推迟试射并非政治原因,技术和安全问题才是真正的原因,导弹试射定于11月14日进行。俄罗斯也在建设新型远程导弹,计划两次潜射导弹试验,其中一枚设计穿透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 www.6park.com
中国本周的导弹试射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蔡英挺中将和其他4名将军访问五角大楼,没人知道蔡是否被美军高官问及导弹试射一事。中国军事事务专家理查德-费舍尔(Richard Fisher)认为,最近的一次导弹试射意义重大,“CSS-4(东风5A型)和东风5B型相同,都是东风系列的多弹头型”。“一个月时间内解放军试射了2枚多弹头陆基洲际导弹和1枚潜射弹道导弹”。至少是要告诉我们将有更多的核弹头指向美国。 www.6park.com
美国原子能科学家联合会主任汉斯-克里斯滕森(Hans M. Kristensen)认为CSS-4试射表明中国计划用固体燃料导弹替代陈旧的液体燃料导弹库,CSS-4是中国未来多弹头导弹的候选型号;美国情报机构已经关注中国的多弹头发展近10年,如果中国愿意,CSS-4就是多弹头的运载工具。中国公路机动式“东风-31”和“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可能刺激中国产生多弹头导弹的需求,同样,生产穿透目标的诱饵弹头也会水到渠成。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时事点评】在之前的点评中,准确地讲,是时间进入7月份以来,我们曾经针对东亚方向的一些“最新变化”,特别是针对中国国防部于7月13日正式宣布“海军053H1G型护卫舰在南沙半月礁附近海域执行例行巡逻任务时意外搁浅”一事,先后给出一组今天看来、显得“极具前瞻性”的相关观点、并总结在7月13期《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之中。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从“历史的层面”去理解“两条最新新闻”之中所“内嵌”的“内在逻辑”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为了从“历史的层面(尽管它们刚刚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去更好地理解今天“两条最新新闻”之中所“内嵌”的“内在逻辑”,我们不妨认真地、并分段地重读原文。 www.6park.com
第一段原文援引如下:
......................................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第一个看点:是“意外搁浅的时间”-7月11日 www.6park.com
第一个看点:是“意外搁浅的时间”。 www.6park.com
出于“时间”与“地点”的极其敏感、该舰的性能、该舰战备与装备状况、该海域的海况、特别是“意外搁浅”的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可以断定:“意外搁浅不意外”!
我们注意到,中国国防部正式宣布的时间是“7月13日”,但是,“据宣布”,“意外搁浅”的时间是“7月11日”。 www.6park.com
值得强调的是,即便是以“这个时间点”为中心之前后的短短几天里(7月9日到7月13日),几个战略方向也可轻松罗列出几件几乎同时发生的重大事件,即: www.6park.com
第一个方向: www.6park.com
7月2日开始的“菲美军事演习”直到“本轮东盟外长会议”于7月9日正式召开时还没有结束,这个时间点里同时发生了两件事, www.6park.com
一个是,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美国国务院高官7月9日就日本政府欲将钓鱼岛“国有化”一事表示,钓鱼岛属于规定美国对日本防卫义务的《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对象。 www.6park.com
二个是,中国从“7月10日”开始在东海举行大规模海上实兵实弹演习; www.6park.com
而为应对“日本首相公开叫嚣将钓鱼岛国有化”,中国近日连续派出“渔政船编队”前往钓鱼岛附近海域执行巡航任务,其中,中国渔政202、204、35001船编队在我国专属经济区护渔巡航任务过程中,于北京时间“7月11日凌晨2时”巡航至钓鱼岛附近海域。 www.6park.com
请大家注意,中国渔政202、204、35001船编队是在“7月11日凌晨”巡航至钓鱼岛附近海域的。
与此同时,请注意,从中国国防部13日发布的消息中,我们可以确定的是:“11日搁浅”的中国海军导弹护卫舰“至少在当天(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用词)”正在“南沙半月礁附近海域执行例行巡逻任务”。 www.6park.com
而在7月12日上午、在北纬26度12.4分,东经123度23.6分钓鱼岛附近海域(距黄尾屿约22海里处)、中国渔政对一艘福建籍渔船进行了登临检查”; www.6park.com
●要“更加全面地”反映“该方向(东亚方向)”的“最新状态”,至少还要罗列两件事情 www.6park.com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还远不是问题,如要“更加全面地”反映“方方面面”之间利益博弈在“该方向(东亚方向)”的“最新状态”,至少还要罗列两件事情: www.6park.com
一是,中国已经开始在南海海域的中建南盆地、万安盆地、南薇西盆地北部(均紧贴越南海域)进行对外联合油气资源开发的公开对外招标。 www.6park.com
二是,韩国总统李明博的胞兄李相得于7月10日深夜以涉嫌收受非法政治资金为由被韩国大检察厅拘捕,从而在韩国开创了在任总统亲兄弟被拘捕的先例。 www.6park.com
我们注意到,韩国法院方面表示:有证据表明李相得收受巨额非法政治资金,鉴于目前调查进展、嫌疑人社会地位及政治影响力,嫌疑人存在销毁证据可能,因此决定签发拘捕令。 www.6park.com
显然,韩国司法部门的“此次行动”可谓“非常迅速”。而在此之前,在讨论“天安舰事件”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在“天安舰事件”为美国利益提供最大限度配合的“李明博势力”,在“关键时刻”、要小心被政治清算!不论是“韩国的亲美势力、还是韩国的反美势力”,视情况的不同,都有可能去做这样的事情!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国际形势”、特别是“东亚局势”的确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毫无疑问,李相得被迅速抓捕、既标志着“李明博势力被政治清算”的“进程”已经进入一个高潮,更说明“国际形势”、特别是“东亚局势”的确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www.6park.com
三个是,《人民日报》7月13日发表的文章《战略短视是自欺欺人的懦夫心态》说,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玩得过于投入,过于自我陶醉了。哪一天玩得太过火了,钓鱼岛问题失控的风险并非绝对不存在。我们注意到,文章还提出一个问题,即:想借钓鱼岛问题获取内政外交资本的日本政客们,做好这种准备了吗? www.6park.com
在这里,我们想强调的是,对上述提问,东方评论员“深以为然”!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四个是,尽管有美国国务聊希拉里女士在“东盟外长会议”期间的“上蹿下跳”、且在美国的公开支撑下、越南与菲律宾在会上挑事,但召开多日、也争吵了多日的“东盟外长会议”,于13日闭幕时最终决定“不发表共同声明”;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不过,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这个方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据媒体报道,欧美7月12日发表联合声明,鼓励东盟和中国推进南海行为准则,通过和平、外交与合作的方式解决南海领土及海事争议。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中国意志”最终对“东盟事务”拥有“事实的否决权”! www.6park.com
然而,从另一个层面上讲,正是因为“12日”有了这份“欧美联合声明”、且希拉里女士在那儿竭尽全力地上蹿下跳,东盟于“中国国防部13日宣布军舰搁浅”之后、最终打破惯例、此次决定不发表每次会议后必不可少的“共同声明”,其所“反映”的“中国对东盟影响度”之“最新值”、绝对为“高”,不仅如此,还是具“否决性质”的! www.6park.com
换句话说,以中国对东盟大部分国家的影响力而言,在关键时刻,或在关键问题上,不论是在安全问题上、还是在经济问题上,“中国意志(果断“宣布搁浅”,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用词)”最终对“东盟事务”拥有“事实的否决权”!如果东盟还想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发挥作用的话!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在第二个方向,请大家注意相关的三点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第二个方向: www.6park.com
7月12日,阿拉法特死因调查委员会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根据现有材料和阿拉法特生前临床症状可以推断他是中毒身亡。
在这个方向,请大家注意相关的三点: www.6park.com
一个是,“阿拉法特死因调查委员会”并没有同时给出“毒杀阿拉法特”的“指向线索”; www.6park.com
二个是,在“阿拉法特死因调查委员会”给出“中毒致死”这一“推断”但却并未给出“指向线索”的当天,也就是7月12日,在“第一个方向”上出现了“欧美发表联合声明”这一幕。 www.6park.com
三个是,同样是在第一个方向,据朝日新闻7月13日报道,日本政府12日制定一项方针:不会同意东京都登岛申请。 www.6park.com
●“Libor操纵案”7月13日突然爆出了“强烈的”“美国之音” www.6park.com
第三个方向: www.6park.com
是之前爆发的“Libor操纵案”,在7月13日突然爆出了“强烈的”“美国之音”。
请大家注意这两段文字,原文是: www.6park.com
其一,美国多位民主党籍参议员周四向司法部长和金融监管者施加压力,要求其对全球多家银行是否操纵基准利率展开进一步调查。 www.6park.com
其二,参议员们称,有指控称美国和外国银行监管者或数年来一直知晓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操纵情况,相关部门也应对此展开调查。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第二个看点:是中国国防部“宣布”“意外搁浅”的时间--7月13日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通过罗列的几件事情,我们也就不难看出,在“第一个看点”、也就是“意外搁浅的时间”是“7月11日”之后的“第二个看点”,其实也可视为“时间因素”,是“方方面面”分别“宣布”一系列“分别发生”在天南地北、因此“看似不相关联”、其实却“紧密关联”之“重大事件”的“7月13日”。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显然,如果以“意外搁浅”这一“重大事件”为“今天焦点点评”的“焦点”去讨论问题,那么,“第二个看点”恰巧就是中国国防部“宣布”“军舰意外搁浅”的“7月13日”。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此波“排列与组合”中,终于出现了在某些邪恶势力眼里“既”最不可能、“也”最不愿面对”的一种“排列与组合”之“先兆”! www.6park.com
事实上,在讨论中,我们之所以将“7月11日(搁浅日)”与“7月13日(宣布搁浅日)”这“两个时间点”分别列为“第一与第二看点”,就在于:上面罗列的几件事情,已经足以说明从“7月11日”到“7月13日”期间,“三个方向的局势变幻”已经隐隐约约地让人感觉到了一种“先兆”:自“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进入“独立后续发展阶段”以来、“中欧俄美”及“相关重要国家”之间核心利益的“排列与组合”、终于显现出“最为复杂、且在某些邪恶势力眼里,‘既是’最不可能、‘也是’最不愿面对”的一种“排列与组合”之“先兆”!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在这里,东方评论员想提请大家注意的是:这种“先兆”只是一种“迹象”、它不仅“远非”我们所乐见的“既成事实”、且在某种“战略渴求”、或“战略逼迫”下,这一“某些邪恶势力”或有意营造、或被动面对的某种“先兆”,其实也可视为“该邪恶势力”试图继续谋取“引导后续排列与组合方向”之“主导权”的“又一次努力”。这一点,我们稍后再行展开!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不妨从“第三个方向”开始讨论。 www.6park.com
●早在2008年,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就对Libor利率的设定过程提出过“高度怀疑”?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前面说了,之前爆发的“Libor操纵案”在7月13日突然爆出了“强烈的”“美国之音”---美国多位民主党籍参议员周四向司法部长和金融监管者施加压力,要求其对全球多家银行是否操纵基准利率展开进一步调查,并称“有指控称美国和外国银行监管者或数年来一直知晓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操纵情况,相关部门也应对此展开调查”。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事实上,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上述所提及的“有指控称.....”的“所谓“指控”、大概是指《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于7月12日及7月13日相继披露的一份“相关文件资料”有关。 www.6park.com
而根据该资料,我们得到的信息就是:“早在2008年,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就对Libor利率的设定过程提出过‘高度怀疑’”。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基本上就是“四年前诸多观点”或历波“排列与组合”之“逻辑发展” www.6park.com
至于“2008年”这个“时间段”在我们的讨论中居于什么样的重要地位其实已无须形容,因为,在过去近四年的讨论中,我们已经以“足够的篇幅”予以了“充分说明”。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在此,我们就不去做“精细回顾”了,尽管这种回顾非常值得。因为,今天所发生的一切,基本上就是“四年前诸多观点”或自“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进入“后续发展阶段”以来历波“排列与组合”之“逻辑发展”。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因此,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如果在“当时(请大家注意我们设定的前提条件)”、如果“果真有(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用词)什么事情”能够“促使”“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对Libor利率的设定过程提出‘高度怀疑’”的,不外乎是这样几件事情: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第一件,2008年2月,欧美联手促成“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但触发俄罗斯的“战略攻击” www.6park.com
然而,如果您一直在阅读《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那么,相信您对我们针对“该事件”多次强调的“如下观点”、或“类似观点”应该有很深的印象: www.6park.com
即: www.6park.com
第一,从“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中俄不承认)”至“科索沃独立后续发展阶段(大国核心利益间的各种‘排列与组合’的正式开始)”之间的“过程转换”与“将来如何发展”,我们看得“非常之重”。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四年多来,“大国将带领相关国家、在各自核心利益层面进行排列与组合”的观点始终贯穿于我们的讨论之中 www.6park.com
事实就是,四年多来,之前有关“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与“大国(中欧俄美)将带领相关国家、在各自核心利益层面进行排列与组合”的观点始终贯穿于我们的讨论之中。 www.6park.com
第二,我们之所以“如此看重”“第一”,在于我们“过去”且“今天继续”这样认为:这个“过程转换”实际上标志着开始了一场涵盖全球各大洲的、大(中欧俄美、日本与日本等)小(以色列、韩国、越南等)国家之间的、各个层面(政治、军事、经济特别是金融)的、国际组织之间(北约、上合、欧盟、东盟、美洲国家、阿盟等)的、在“核心利益层面”的、全面的“排列与组合”。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中欧俄美”之间在“核心利益”的层次上,对“未来国际新秩序”之“种种可能形式”进行“一一枚举”! www.6park.com
第三,“基于第二”、我们“过去”且“今天继续”这样认为:表面上看,这场涵盖全球各方势力的“排列与组合”,在过去的几年间,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开幕之日(格鲁吉亚战争爆发)以来,既演绎得令人目不睱接、又变幻得“神鬼莫测”,但从本质上看,它主要“中欧俄美”之间的、在各个层面上的(政治、军事与经济特别是金融)、以“绝对实力与相对实力”为支撑的、以一种近似于“排列与组合的数学原理”之方式,在“核心利益”的层次上,对“未来国际新秩序”之“种种可能形式”、“在”进行“一一枚举”! www.6park.com
●“枚举过程”仍然没有完结,“枚举进程”还“在”且“将”继续! www.6park.com
我们之所以强调一个“在”字,在于强调:尽管这场“核心利益层面的排列与组合”已经经历了“分别以美俄、欧美、中美直接交手为主线的第一、二、三阶段”、且已经进入“非美利益”推动“中东破局不可逆转进程”与美国利益策动“埃及之乱”进行“以攻为守”为“主要内容”的“第四阶段”,并已‘经处于白热化状态,但这个“枚举过程”仍然没有完结,也就是说,“枚举进程”还“在”、且“将”继续! www.6park.com
●再谈所谓“国际新秩序”与伊核问题的关系、及伊核问题的核心 www.6park.com
第四,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值得重复强调的还有这样几点(注:下面这些内容,在过去多年里,我们曾经多次强调、且仍然对我们理解当今国际局势的急剧变幻极具指导意义): www.6park.com
其一,在我们的讨论中,所谓的“国际新秩序”,其实就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新秩序(相对现有的一超多强的秩序而言),其实也就是“伊核问题”的核心问题,而包裹在“这一核心问题”的“内核深处”的,就是“国际金融新秩序”的问题,也就是要么最终终结、要么最终进一步强化“美元本位制”的问题。 www.6park.com
●以“国家利益”为区分,所谓“国际新秩序”大致可分为两种 www.6park.com
其二,在“其一”的基础上,如果以“国家利益”为区分,那么,所谓“国际新秩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终结美元本位制”为核心诉求的、也就是“中欧俄等非美国家”所要的“国际多边架构”,另一种则是以强化“美元本位制”为核心诉求的、也就是“美国(请注意,是“美国”)”所要的“国际单边架构”。 www.6park.com
●以“资本利益”为区分,所谓“国际新秩序”大致也可分为两种 www.6park.com
其三,在“其一”的基础上,如果以“资本利益”为区分,那么,所谓“国际新秩序”大致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欧美(西方)’资本继续把持国际金融话语权”为诉求的、也就是“西方资本”所要的“国际金融单边架构”,另一种,则是以“终结‘西方资本”继续把持国际金融话语权”为诉求的、也就是“非西方资本”所要的“南北多边架构”。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在所谓“国家利益”与“资本利益”之间,“西方(主要是欧美)内部”即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有极大的妥协空间 www.6park.com
其四,也是非常重要的,即:“其二”与“其三”说明,在所谓“国家利益”与“资本利益”之间,“西方(主要是欧美)内部”即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有极大的妥协空间,而“不可调和的矛盾”之所以“不可调和”,在于“终结或者强化美元本位制”是一个决定“欧美国家”在“国家、民族层面”的、“各自的”前途与命运的核心问题; www.6park.com
而“有极大的妥协空间”之所以“可以妥协”,则在于“欧美资本”都期望“由自己代表西方资本(请注意我们的用词)”继续把持“新的国际金融游戏规则的制定权、解释权与执行权”、从而继续主导国际金融体制、继续支配“非西方的国家与资本利益”。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美国想“继续长时间”维持现有的“一超(美国)多强(中欧俄等)”格局已经极为困难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对上述所谓“新的国际金融游戏规则的制定权、解释权与执行权”,东方评论员想再次重复两点: www.6park.com
第一点,对“欧美等北方经济体”而言,它其实就是一种“有别于”现有的“一超(美国)多强(中欧俄等)”的“国际新秩序”的“内核”,因此,即便是在“北方(欧美日)”内部,甚至在“欧美双方”、各自也都有着“更进一步的诉求”。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因此,“美国”即定全球战略的战略诉求在于:“时不我待地”进一步强化自己“一超”的地位并彻底弱化“多强”的力量,也就是企图获取一种可在政治、军事、经济(特别是金融)等各个层面“全面支配”地球的“绝对力量”。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从“911事件”、再到顺势“蛙跳”进阿富汗进行反恐战争、特别是“再转头”发动伊拉克战争,正是美国试图通过“大中东计划(包括了中亚)”进一步强化自己“一超”地位并彻底弱化“多强”力量、从而快速获取上述“绝对力量”之剧本的“最初环节”。显然,这一企图一旦实现,就如我们之前所言,在“地球”的层面而言,其支配地位将是“史无前例”的。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绝对力量”没有拿到,维持现有“一超多强”格局也已变得极为困难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因此,对美国而言,在“最初环节”历经近十个年头、最终还是演砸了的情况下(美国次贷危机终因伊拉克战争的“胜而不利”而全面爆发、就是演砸了的“核心标志”),在自己的绝对与相对实力均已实质性下降的情况下,不仅那种“绝对力量”没有拿到,即便是想“继续长时间”维持现有的“一超(美国)多强(中欧俄等)”格局也已变得极为困难。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目前而言,尽管“尽全力维系”现有“一超多强”格局符合美国当前利益,但是,由于“从美国次贷危机至美国金融危机”的“整个过程”、已经严重削弱了美国“用于”维系这一格局的“综合能力”。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因此,原本计划在“获取全面支配地球之力量”之前,先尽全力维系(注:抛出中美G2共管地球模式,就是一种努力)这一即有格局的“美国”,似乎已经感觉到:除非“一举破局”、即:快速地从“一超多极”飞跃至“全面支配”,否则,即有的“一超(美国)多强(中欧俄等)”不仅永远没有升级至“全面支配”的那一天,还必将滑向“多极世界(中欧美、或者中欧俄美等)”、且在“上述滑动过程”之中、美国快速沦为一个二流、甚至三流国家将是个“大概率的事件”。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在这个问题上,只要看看“前苏联”由“两超之一”滑至“多强之一的俄罗斯”的过程,就不难感悟。 www.6park.com
●“欧洲诸国”先建立“欧共体”、再转进“欧盟统一进程”的“原教旨” www.6park.com
显然,作为一个“已经启动全面整合进程”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实体”,对“欧盟”而言,最终“取代美国、代言西方、支配世界”,原本就是“欧洲诸国”先建立“欧共体”、再转进“欧盟统一进程”的“原教旨”。 www.6park.com
●站在欧盟的角度观察问题,美国旨在“全面支配地球”的“即定全球战略”,就其“思想”而言,本身根本没有错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因此,如果站在欧盟的角度观察问题,那么,美国旨在“全面支配地球”的“即定全球战略”,就其“思想”而言,本身根本没有错,只是错在“主体”不同,即:错就错在“它一旦实现,仍是美国代言西方、支配地球、而不是欧盟行使这一权力”! www.6park.com
第二点,对“中俄等南方经济体”而言,即便是欧盟“取代美国、代言西方”、从而把持“新的国际金融游戏规则的制定权与执行权”,但它与“现有的美元本位制”并没有本质区别,因为,那还是由“西方”说了算!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不仅如此,它还与“美国试图进一步强化的美元本位制(支配地球的标志)”的“企图心”也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因为,它最多也不过是由“欧元本位制”去取代“美元本位制”、从而由欧盟而不是美国去支配地球。 www.6park.com
●这是基于“一超多强”现有格局之“合纵连横”的战略需要 www.6park.com
因此,站在“中俄等南方经济体”的角度、特别是站在中国的角度观察问题,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一如我们之前所强调的,只要欧盟不向美国提供其急需的“实质性南亚配合”,那么,中国继续奉行“扶弱(欧元)锄强(美元)”的政策、继续拒绝“G2模式”,这些本身都没有问题,因为这“既是”基于“一超多强”现有格局之“合纵连横”的战略需要,也是中国策略性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只陀螺“顺利起旋”的战略需要!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扶的力度”、特别是“扶的方式”是有“金融前提”的 www.6park.com
然而,也如我们之前多次强调:具体到“扶的力度”、特别是“扶的方式”、尤其是“扶的时机”等问题,那也是有“金融前提”的,即:以“欧元”支持、至少是默认人民币“实质性走向国际”为前提条件。 www.6park.com
●在策略上,中国的“扶弱(欧元)锄强(美元)”可以在“力度”上大做文章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南下与北上战略(相关讨论见之前点评)”已经客观要求“人民币实质性走向国际”,而这,不论在主观与客观层面上,都是与现有的、“把持着国际金融话语权”的“美元本位制”直接冲突,也与“欧洲诸国”先建立“欧共体”、再转进“欧盟统一进程”的“原教旨”相冲突! www.6park.com
因此,中国的“扶弱(欧元)锄强(美元)”,在策略上,可以在“力度”与“时机”上大做文章。 www.6park.com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要想做活、且做好这篇文章,其“核心要义”就是要将“扶弱(欧元)”与“锄强(美元)”的“扶”与“锄”之力度与时机、视作“人民币实质性国际化”这枚硬币的两面、且缺一不可。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显然,从当年“普京路线”将攻击目标死死锁定为“石油美元结算制”、并寻求启动“俄欧新关系谈判进程”的“连环动作”就不难看出,“扶弱(欧元)锄强(美元)”的策略俄罗斯也在施行。 www.6park.com
因此,我们认为,当年,真正“促使”盖特纳对Libor利率设定过程提出“高度怀疑”的第一件事情可能是当时的“普京路线”、且“欧盟利益”在从“美国利益”手中拿到“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之后,却对猛攻“石油美元结算制”的“普京路线”取“壁上观”的战略态度。 www.6park.com
●Libor是国际金融市场中信贷产品一个关键参考利率 www.6park.com
众所周知,Libor本应是一个通过市场进行议定的价格,是各银行间借贷的基准利率,也是国际金融市场中信贷产品一个关键参考利率,是由数家指定的参考银行在规定时间报价的平均利率,换句话说:制定Libor及其他关键利率的基础本应是市场的实际交易。 www.6park.com
然而,“Libor丑闻”的实质在于五点: www.6park.com
第一点,是Libor丑闻本身,即:一些享有特权的银行利用市场的信任、主观上为自身谋利,并向外界隐瞒市场的真实借贷成本。 www.6park.com
●巴克莱只是第一个被逮住的金融机构
www.6park.com
第二点,越来越清楚的是,巴克莱只是第一个被逮住的金融机构,但并非只有巴克莱存在这种行为。由于衍生品市场是零和游戏,巴克莱通过操纵利率而获得的任何好处必然是以其他某家银行发生损失为代价的。 www.6park.com
●以L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金融产品规模达“350万亿美元”以上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以L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金融产品规模达“350万亿美元”以上。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第四点,英国政府早就知晓、甚至纵容银行对Libor的弄虚作假。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第五点,美国政府、或者“欧美政府”早就知晓、甚至纵容银行(欧美资本)对Libor的弄虚作假。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显然,基于上述五点,可见其中“水深难测、利害巨大”,Libor案一旦全面爆发,对“欧美主导的金融体系”或是毁灭性的、并引发欧美社会动荡! www.6park.com
因此,如果盖特纳是在2008年格鲁吉亚战争之前的时间段.对Libor利率设定过程提出“高度怀疑”的话,那么,这种“高度怀疑”更多属于“美国次贷危机”对“西方利益(特别是欧洲国家与欧洲资本利益、尤其是英国国家利益)”的“强烈警告”层面! www.6park.com
第二件。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我们认为,能够“促使”“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2008年对Libor利率的设定过程提出‘高度怀疑’”的第二件事情也可能是“因得不到北约的实质性支持、甚至遭到欧盟的反对,美国在格鲁吉亚回合中惨败、最终导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 www.6park.com
显然,如果盖特纳是在格鲁吉亚战争之后这个时间段对Libor利率设定过程提出“高度怀疑”的话,那么,这种“高度怀疑”也就更多属于“美国利益(特别是美国资本利益)”对“欧洲利益(特别是欧洲国家利益、尤其是英国国家利益)”、甚至“全球经济(特别是以中俄为代表的南方主要经济体)”“准备报复”的层面了!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我们知道,在2008年,从“美国中亚、特别是南亚政策”基于拉拢“欧洲中亚、特别是南亚政策”的战略意图、从而“美国中东政策”被迫用“科索沃独立”向“欧洲中东利益”签下“投名状”,继而最终与欧洲联手,在2008年2月让“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并就此令“科索沃问题”进入“宣布独立后的后续发展阶段”之后,直到2008年6、7月份,极大受制于“石油美元结算制”、并在“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中受到重大冲击的俄罗斯全球战略、基于解除“石油美元结算制”对其经济的“桎梏”,从而在“伊核之中欧俄战略协调”的层面上(请大家注意这一描述)、瞄着美国次贷危机“爆(2007年8月就见诸报端)而未发(直到格鲁吉亚战争失败才全面爆发)”的战略窗口,率先对“石油美元结算制”、实际上也是“美元本位制”发起了战略攻击,并最终触及美国以策动“格鲁吉亚战争”的方式进行“战略反击”、继而掀起以“美俄直接交手为主线”的“第一波排列与组合”的高潮。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而在我们当时的讨论中,俄罗斯进行“战略攻击”的“整个过程”被描述为“普京路线”。 www.6park.com
www.6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