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养生,不是锻炼,不是睡觉,就一个字!

送交者: 曾经的我们 [☆★★★声望勋衔15★★★☆] 于 2025-02-10 23:25 已读 2054 次 大字阅读 繁体阅读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人生境遇的好与坏,都源于你内心的磁场。

磁场与生俱来,却又非恒定,它在命运里流转变动,持续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走向。

若想扭转运势,不妨从养护好磁场开始。

磁场纯净,诸事皆顺;磁场混沌,步履皆碍。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想要养好自己的磁场,懂“藏”尤为重要。

藏住嘴,凡事少言

南开教授齐善鸿曾言,一个人说什么样的话,决定了你的运气。

或许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

工作刚起波折,牢骚便脱口而出,却未料到,抱怨如星火燎原,小困扰变棘手难题;

生活稍有不顺,苦水便倾泻而下,怎知越诉苦楚,形势愈发不利,犹如深陷泥沼;

与人意见相左,怨气便瞬间爆发,未想指责如寒霜,让原本的关系愈发冷硬。

很多时候,少言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慧。

不辩、不劝、不吵,多留几分能量专注自己的事,才是成年人最大的清醒。

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母离世后,老宅归属成了兄妹争吵的导火索。

哥哥苏明成一心想独留老宅,见妹妹苏明玉插手,便认定她是回来争房产的,口不择言怒骂妹妹是个白眼狼。

苏明玉本只想公平处理,却遭恶语攻击,多年隐忍瞬间刺破,委屈爆发,和苏明成发生激烈争吵。

自那之后,她决然与苏明成断了联系,和苏家的亲情纽带也彻底崩断。

俗话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要知道,言语是有力量的,脱口而出的只言片语,杀伤力有时候是难以想象的。

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语言,任由恶语伤人,即便亲密如手足,也会使情分渐损,感情消磨。

与其逞一时之快,做那伤人至深的“刀子嘴”,把别人捅个透心凉,不如提醒自己,若不能保证说话恰到好处,那就尽量学会少言。

藏住嘴,对他人心怀宽容、少言善言,其实也是在为自己营造一个积极平和的磁场。

藏住气,琐事少怒

明代有位名士叫王象晋,一天他在乡下集市买茶叶蛋。

买到双黄蛋后,摊贩要求加钱,随行的仆人很生气,立马要撸起袖子理论。

王象晋连忙拦住仆人说:“小事而已,别小题大做。”

他认为,为了个鸡蛋钱发怒争执,既不值得,还可能耽误行程,如此因小失大,实在不是良策。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一个人情绪稳定的背后,是实力,也是格局。”

格局大的人不会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较真,更不会因别人的一句冒犯就怒不可遏。

他们深知,跟自己眼下的目标比起来,这种小冲突是微不足道的。

很多情形下,选择不生气并非是懦弱的表现,反而是种及时止损的明智之举。能让人避开不必要的纷争,更好地向着目标前行。

公司小林被委派负责一项重要的活动策划。

筹备关键期,场地供应商告知因运输事故,部分材料将延迟送达。

小林听后瞬间火起,怒骂对方,导致供应商不再配合解决。

最后活动虽勉强举办,但客户不满拒付全款,小林也因之遭受处罚。

破镜不能圆,覆水不能收。

有些事一旦触发,便如弦动箭飞,再无回头余地。

人若被愤怒掌控,理智就会瞬间崩塌,行为往往缺乏周全的考量。

所以人在气头上时,务必要让自己冷静,切不可被情绪裹挟而肆意妄为。

正如托尔斯泰所言:“愤怒于他人无损,于自己却是贻害无穷。”

一味宣泄当下不满情绪,容易忽略行为可能带来的长期后果。

很多时候,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为琐事争高下,不仅是对自身能量的一种保护,也是开启成功大门的关键。

藏住心,无事少虑

《我的阿勒泰》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一天夜里,张凤侠和女儿正酣睡,突然“哐当”一声巨响,家中的床板毫无征兆地塌了下去。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睡在一旁的女儿瞬间惊醒。

然而,张凤侠只是迷迷糊糊动了动嘴唇,嘟囔了句:“又不是天塌了,还能影响睡觉?”

随后两人又翻身睡去,仿佛无事发生。

突然想到,稻盛和夫说的一句话:

“人生一切的不幸,没有别的原因,都是由自己的心灵吸引而来的。是无休止地倾诉不幸、牢骚不断的那颗心,唤来了不幸。”

人的内心状态就像一块磁石,会吸引与之相契合的经历和情境。

当一个人不断倾诉不幸、满心牢骚时,这种消极的内心频率会将更多不幸的事件吸引过来。

剧中的张凤侠,虽独自照顾着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婆婆,和青春期的女儿,可生活所带来的小麻烦,却并没有让她陷入精神内耗。

她既没有因为这意外的麻烦而辗转反侧,也不纠结为何没早发现问题,而是坦然接受,翻身睡去,不被生活的意外所扰,所以她才活得恣意洒脱。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知名投资家查理·芒格去赶飞机,因安检耽误了时间,导致错过自己的航班。

没想到他一点也不急,反倒安心地在候机厅坐下等下一班飞机,还拿出本书读了起来。

他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手里有一本书,就不会惊慌。”

因为深知,忧虑无济于事,过度纠结于不可改变的现状,只会徒增烦恼。

倒不如让思绪在书中驰骋,内心反而更加轻盈自在。

有句话说得好:“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人生路高低交错,决定前路方向的,从来都是自己的心态。

那些总是哀叹抱怨自己命不好的人,大都心态不好。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藏“心”,唯有修炼好自己的内心,平复浮躁与焦虑,才能更好地滋养人生。

鬼谷子有言:“圣人之道,在隐与匿。”

藏言修身心,默语福泽生;

藏气显格局,拙隐路亨通;

藏心悟哲理,淡定志高远。

余生漫漫,恶不出于口,气不浮于面,愁不萦于心。

藏得住自己,学着改变你的磁场,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愿你我皆可洞悉“藏”的智慧,经营好自己的世界。

喜欢曾经的我们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曾经的我们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婚姻家庭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主贴被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