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婚姻家庭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22岁张幼仪被逼离婚,公公大怒:孽子可不要,你当我女儿继承家产
送交者: jmzjmz[♂★★★★平凡之人★★★★♂] 于 2023-05-06 9:17 已读 3387 次 1 赞  

jmzjmz的个人频道

1922年,22岁的张幼仪刚生下儿子,就被逼着离婚。公公大怒,差点把儿子赶出家门。他给张幼仪写信:“孽子可以不要,以后你当我女儿,家产都给你。”


张幼仪的丈夫,就是民国著名才子徐志摩。

她14岁嫁给徐志摩,18岁为他生下长子,是公婆非常喜欢的好媳妇。只可惜,徐志摩总觉得她土,在遇见14岁的林徽因后,不顾她怀着身孕,非要逼她离婚。

张幼仪自然不同意,她说:“婚姻大事,需要禀告父母。”

可徐志摩以“婚姻自由”为理由拒绝了告知父母,然后不告而别,把怀着身孕、语言不通的妻子,扔在了伦敦,举目无亲。

好在,张幼仪所在的张家,也是豪门大户,哥哥在德国柏林工作,得知消息,赶紧给妹妹写信:“来我这,放心生,孩子我养。”


在徐志摩眼中,怀着孕的女子,是不能被逼着签离婚协议的。因此,张幼仪的整个孕期,他都没有出现。


不过,张幼仪生下儿子后不到一个月,他就拿着离婚协议书上门了。

或许是经历了生死危机,张幼仪含泪签了字,然后在哥哥的帮助下,带着孩子,在德国求学。

几个月后,徐志摩的父亲从报纸上得知两人离婚的消息,当场勃然大怒。

他赶紧给儿媳写信:

“苍天在上,不薄良善,自今日始,吾儿幼仪即吾夫妻亲生儿也!孽子可以不要,贤媳不可不留。吾之家,即汝之家也。吾之产,即汝之产也。愿吾儿在柏林奋发自强,刻苦求学,学成归来,自成气候,俟时羞死负心之人!”


徐志摩的父亲名叫徐申如,是当地有名的富商,因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七,人称“七老爷”。

这是个非常有气度的老爷子。

他读书不多,但头脑灵活,非常具有开拓精神。1897年,25岁的徐申如和别人一起,投资了4万银两开钱庄,自此抓住机遇,乘风而上,成了远近闻名的硖石首富。

因为读书少的缘故,徐申如一心希望儿子好好读书,并给了他最好的教育。后来,徐申如更是送儿子出国留学,希望他去读个经济学,未来回来继承家业。

岂料,当时新旧文化交替,徐志摩越读书,越对父亲老派做法嗤之以鼻。任性的他,甚至直接抛弃了经济学的学位,转而去研究哲学、文学。

徐申如气坏了,不过,儿媳张幼仪很贴心,长孙徐积锴也聪明好学,他干脆把一颗望子成龙的心,放在了孙子身上。但他万万没想到,胆大妄为的儿子,居然敢在国外逼着张幼仪签离婚协议。

震怒之下的徐申如,自此一封信都不给儿子写,只和儿媳张幼仪通信,宽慰她在国外好好读书,并且照常给她寄不菲的生活费。


其实,徐志摩是徐申如的独苗,也是唯一的儿子。但因为触及底线,若不是夫人拦着,他是真想把这个不孝子扫地出门。

徐志摩想要离婚,是为了光明正大追求林徽因,然而,当马不停蹄赶到伦敦,却发现林徽因早已离开,只有父亲林长民给他写了个纸条:“事出仓促,不及面辞,现已返国。”

此时,徐志摩知道,一切都被自己搞砸了。

女神没追到,家庭也支离破碎。

他想到了儿子,半年后,他前往伦敦,探望张幼仪。

抵达张幼仪寓所时,徐志摩并没有看见张幼仪。她去上课了,家里只有保姆芬妮,和他们的小彼得。

保姆芬妮见过徐志摩的照片,她允许他进门,并指着相框对他说:“主人每天都会让彼得认照片,告诉他,这是爸爸,盼望他快些长大。”

这一次,徐志摩读到了父亲给张幼仪写的信,信上的内容辞真意切,字字血泪,让徐志摩无地自容,羞得面红耳赤,只是喃喃道:“爹是不要儿子了,爹是不要儿子了……”

张幼仪抿着嘴,但还是没有出言安慰。


这次以后,两个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张幼仪在德国求学,学成归国,成了第一位女银行家,开了服装公司,日子过得很安详。

徐志摩爱上好友妻子陆小曼,不顾名声扫地,也要娶她进门。

彼得没有活过3岁,因病而亡。张幼仪痛不欲生,徐志摩正忙着和陆小曼谈恋爱,虽然参加了葬礼,可给陆小曼的信中,主要内容却是:“C(张幼仪)已经大不同了。”

陆小曼和徐志摩结婚时,徐申如要求必须得到张幼仪的点头,否则不可能答应这门婚事。

善良的张幼仪没有为难徐志摩,放过他,也是放过自己。


1926年,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徐申如夫妇把家产一分为三,一份留下给自己养老,一份给徐志摩,一份给张幼仪和长孙。

婚后,陆小曼和徐申如夫妇闹得很不愉快,徐申如和妻子干脆搬去和张幼仪、长孙一起住,并且断了给徐志摩的经济支持。

1931年,徐志摩的母亲病危,但徐申如拒绝陆小曼前来照顾:“她若来,我便走。”

妻子去世后不久,徐志摩也因飞机失事去世。因为陆小曼拒绝认领遗体,徐申如自此恨上了她,几乎断绝来往。

不过,他还是给陆小曼寄了生活费,因为她是儿子的遗孀。这钱一直到徐申如得知她和翁瑞午的绯闻后,才断了。

1944年,72岁的徐申如离开人世。

这个孤独的老爷子,一生伤痛,至死没丢他的傲气。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10 银元!

喜欢jmzjmz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jmzjmz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婚姻家庭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