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三面云山一面城,这是对杭州西湖的写照,西湖群山多内峙外耸,延绵不绝,但有这么一座山,处于西湖的里湖和外湖之间,孑然无依靠,故名孤山,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咏诗赞美孤山:“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因此,孤山又被称为蓬莱岛。
杭谚云“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孤山是西湖自然风景名胜的精华,也是文物古迹荟萃之地。这个春节,跟着我们一起去探寻这江南胜地,来一场孤山人文之旅!
藏在孤山里的
文化馆区
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
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位于孤山南麓,东衔白堤和平湖秋月景点,西接西泠印社,自然和人文景致得天独厚。
馆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单体建筑与逶迤连绵的长廊组合而成,形成了独特的“园中馆、馆中园”格局。错落有致的馆舍掩映于湖光山色之间,成为杭州的一处极具魅力的文化景点。
文澜阁
文澜阁位于孤山馆区内,是珍藏《四库全书》的清代七大皇家藏书楼之一。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圆明园文源阁皆毁于兵火,现仅存文澜、文渊、文津、文溯四阁,文澜且成为江南唯一的一座皇家藏书楼,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雷峰塔文物馆
“瑞象重明——雷峰塔文物陈列”在孤山馆内的雷峰塔文物馆展出,这是雷峰塔倒塌90年来首次大规模文物展,其中8件国家一级文物第一次集体展出。主要讲解了关于雷峰塔的历史发展,以及在钱俶的影响下,佛教文化在杭州的飞速发展。
中国印学博物馆
穿过西泠桥,沿着湖岸前行数十步,就能来到中国印学博物馆。这座湖山环抱的“国字号”专业博物馆,曾是杜月笙旧居,与西泠印社孤山社址相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印学博物馆,也是西泠印社的“展示窗口”。
中国印学博物馆与西泠印社同步开展保护提升工程,经提升后的印博,注重专业性、普及性和大众性,展陈内容设置更加丰满,展陈形式更加丰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推动文物遗存活化、具象化。
两层空间中设有历代玺印厅、篆刻流派厅、书画厅,以历史演变和印学发展为脉络,陈列了各个时期不同流派的印章种类,其中不乏经典名家之作,呈现印章从“信物的凭证”和“权威的象征”,发展到篆刻艺术,历经三千七百多年漫长的演变过程与艺术成就,展示独特高雅的中国印学文化。
建于清朝御花园
原址上的公园
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就已闻名。唐代有孤山寺,南宋时建西太乙宫、四圣延祥观,清代曾在此建行宫,康熙、乾隆南巡时都在这里住过。1927年,杭州人民为了永久纪念孙中山先生,将孤山的原清代帝王行宫改建为中山公园,园内布局十分巧妙,将孤山天然景色和人工的亭台幽径结合成一体。
孤山题刻
位于中山公园正对门的石壁上,为朱红色,正楷,无落款,相传为宋人手笔。“孤”字少一点,相传有两种说法:一是孤山风景特别优美,却一直被自称孤家寡人的皇帝所占有,因而就有了“孤山不孤寡人孤”的说法。另一种答案起因于“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的西湖三绝说法,故而这个“孤”字就少了一点。
清行宫遗址
清行宫遗址位于孤山南麓,南临西湖。整体院落坐北朝南,南部为建筑院落,北部为借山地建造的后苑。清行宫是清代多位帝王出行西湖时的居住之地,创始于康熙时期。现今中山公园所在地,是当时行宫的中轴线核心区,是乾隆皇帝办公、起居之所。
清行宫遗址集中国古代南方古典园林之大成,又蕴含丰富的人文背景和文化现象,是研究清代历史、西湖文化和古典造园艺术的重要例证。
西湖天下景亭
西湖天下景位于杭州孤山南麓,其名取自于北宋诗人苏东坡“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的千古佳句。1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天国战乱中,只有西湖天下景这一处角落保留下来,成为唯一幸存的御花园。
西湖天下景亭为单檐歇山顶四角方亭,四犄角有坐栏,中置石桌一,石鼓凳四,前临水池,背倚峭岩。亭廊柱上有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该联虽然只用了10个通俗易懂的单字叠字组成,但一经排列,即道出西湖四时景色,既是“叠字联”,又是“回文联”。
西泠景观甲孤山
孤山路31号,西泠印社。
圆圆的门洞,面朝西湖,可能你无数次路过,但很少会走进去认真逛一逛。提到西泠印社,很多人会问: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是搞印刷的吗?实际上,它是专攻金石篆刻的。
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南接外西湖。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主要建筑有柏堂、竹阁、仰贤亭、还朴精庐等,均挂匾披联,室外摩崖凿石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内建中国印学博物馆,收藏历代字画、印章多达六千余件。
西泠不“冷”。关于“西泠”和“西冷”,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启功先生曾有过一个经典的段子。说是有一年,启功先生参加社里活动,发言时提到好几处“西泠”,有人在旁边小声提醒他,应该读“西冷”呀,启功先生笑眯眯回了一句:“你冷,我不冷。”
1961年,印社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西泠印社被国家批准为正式出版单位。1999年,由西泠印社筹建的中国印学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西泠印社120岁生日。在此之前,西泠印社孤山社址连同后孤山路上的中国印学博物馆一起,进行了一次全方位保护提升,开始向着数字化迈进,增加了大量科普性视觉内容,方便观众更好地认识印学。
素材来源:杭州发布、浙江省博物馆
喜欢sife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