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美食厨房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自榨花生油纯正还便宜,为啥有人说不能吃?
送交者: pptang[★★声望品衔10★★] 于 2025-02-01 17:20 已读 2956 次  

pptang的个人频道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上,我们总是对各种食材和烹饪用品格外上心。食用油,作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然而,在食用油的世界里,却存在着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和隐患。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土榨花生油的那些事儿,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6park.com

6park.com

土榨花生油引发的 “健康危机”:廖先生的遭遇

廖先生是一个对养生极为注重的人,平日里总是精心挑选食材,关注各种健康资讯。前几天,一位亲戚登门拜访,带来了一些自家榨的花生油。亲戚满脸自豪地介绍,这是采用土法小榨的方式制作的,不仅觉得会更健康,而且炒出来的菜也会格外香。廖先生看着这色泽金黄的花生油,心中满是欢喜,对亲戚的一番好意感激不已。

第二天中午,廖先生满心期待地用这所谓的 “土法小榨花生油” 精心烹制了一桌丰盛的菜肴。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其乐融融地享用着美食,当时并没有感觉到任何异常。可谁能想到,这看似美味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场危机。

到了下午,廖先生突然感觉到腹部一阵隐隐作痛,起初他并未太过在意,以为只是吃多了或者肠胃有些不适。可没过多久,他发现妻子和孩子也出现了腹痛的症状,而且妻子和孩子腹痛的情况远比他要严重得多。看着妻子和孩子痛苦的表情,廖先生心急如焚,顾不上自己身体的不适,急忙带着全家人前往医院。 6park.com

6park.com

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最终确诊为 “食物中毒”。听到这个结果,廖先生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担忧。他思前想后,觉得这一切很可能与中午食用的花生油有关。毕竟,这是家里新出现的食材,而且全家人都出现了相同的症状。但他又感到十分奇怪,自己一直以为土榨花生油是天然健康的,为什么偏偏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土榨花生油的 “香” 从何来?

对于许多从小吃花生油长大的人来说,花生油那独特的香味早已深深烙印在记忆之中。走在街头巷尾,常常能闻到街边作坊飘出的阵阵花生油香,那浓郁的香气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魔力,吸引着人们前去购买。

然而,这令人陶醉的 “香” 味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业界研究表明,无论是土榨花生油还是土榨菜籽油,我们所闻到的 “香” 味,其实是油中多种具有特殊风味的挥发物质混合在一起的结果。这些挥发物质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 “香料分子”,在空气中飘散,刺激着我们的嗅觉神经,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独特的香味。

与土榨油不同,企业量产的压榨油有着严格的生产标准。它们对原料的选择和制作工艺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要经过脱酸、脱臭、脱色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目的是去除油中的砷、铅、残留农药以及毒性极强的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同时还要去除那些可能引发油起泡、氧化变色变质等现象的各类杂质。而在去除这些杂质的过程中,一些原本可能是 “香” 味来源的物质也被一并去除了。

所以,没有经过精炼处理的土榨油,由于含有更多的杂质,可能会给人一种更香的感觉。但我们在享受它美味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它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土榨油的保质期相对较短,在烹饪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油烟,而且由于其生产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管,还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1 颗花生米的 “致命威胁”:土榨花生油的质量隐患

曾经有记者为了深入了解土榨花生油的质量情况,先后对湛江、阳江、江门、肇庆及广州等多个城市的私榨花生油市场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记者不辞辛劳,收集了 14 份土榨花生油样品,并将它们送到广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进行严格的检验。

检验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多个样品分别出现了黄曲霉素、酸值和过氧化值超标的情况。广东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陈永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神情严肃地指出,根据我国规定,大米、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允许含量为 20ug/kg 以内。他强调,“检测中发现黄曲霉毒素超标 1 倍的花生油就根本不能食用!” 当提到有花生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达 40ug/Kg 时,陈永泉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担忧。

我们都知道,黄曲霉毒素是花生在存贮不当的情况下,受到黄曲霉菌污染而产生的一种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它的毒性堪称惊人,为氰化钾(砒霜)的 10 倍,也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之一。想象一下,广大消费者一旦食用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土榨油,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不买对的,只买贵的?食用油选购误区

如今,各行各业都呈现出一种 “内卷” 的态势,就连食用油市场也不例外。“别说互联网行业开始内卷了,就是卖油的都开始了。” 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食用油市场的现状。

有一天,张女士发现家里的油吃完了,便前往超市购买。当她来到食用油货架前,眼前的景象让她有些不知所措。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种食用油,花生油就分好几种,什么一级的、特级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张女士原本打算随便拿瓶花生油就走人,可面对如此众多的选择,她犹豫了起来。 6park.com

6park.com

在纠结了半天之后,张女士最终拿了一瓶价格最贵的花生油。她心想,俗话说 “便宜没好货”,贵一点的油肯定质量更好。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贵的油就一定好吗?答案是否定的。

经常逛超市的人都会注意到,现在超市里卖的花生油大都标榜自己油酸含量高,而且通常情况下,油酸含量越高的花生油价格也越高。那么,油酸究竟为何如此大受追捧呢?

首先,我们来科普一下 “油酸” 的概念。油酸属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在营养界,它被称为 “安全脂肪酸”。油酸具有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特点,并且还具有软化血管的功效,在人和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人体自身合成的油酸不能满足需要,所以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因此食用油酸含量较高的食物对健康是有益的。

此外,油酸还具有化学性质稳定,烟点高,产生油烟少,特别耐煎炸等优点。这些特点对于保证花生油更好的口感和延长其储藏期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其营养成分各有千秋,不尽相同。与其费尽心思纠结食用油的价格,比较不同种类食用油的营养价值,倒不如选择多种食用油交替食用。同时,无论市面上的食用油宣传的保健作用有多好,我们每天的摄入量都不宜超过 25 克~30 克,以免摄入过多的油脂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如何挑选优质食用油?

“怎样选择各种食用油”,这是一个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毕竟,食用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饮食健康。在这里,我们为大家列举了一些挑选优质食用油的标准,下次大家在逛超市的时候,就可以拿这些标准与自己经常购买的食用油做个比较,看看它的营养价值究竟如何。

脂肪酸的奥秘:脂肪酸按照不饱和度来分,共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三大类。这三类脂肪酸以一定比例摄入,对心脑血管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对而言,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饱和脂肪酸含量越低的食用油,其健康度也就越高。我们在选择食用油时,可以关注产品标签上的脂肪酸组成信息,做出更健康的选择。

发烟点的关键:发烟点,就是食用油在锅中加热到开始冒烟时的温度。当食用油超过烟点进行加热时,不仅会破坏食用油本身的营养成分,还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比如致癌物质 “苯并芘”。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烹调方式,选择不同发烟点的油型。例如,高温煎炸适合选择发烟点高的食用油,而低温凉拌则可以选择发烟点相对较低的油。 6park.com

6park.com

榨油方式的差异:一般来说,油脂的获取方法主要有浸出和压榨两种,而压榨又分为热榨和冷榨。浸出工艺是采用食用级别溶剂(六号溶剂)从油料中提取出油脂的一种工艺,这种工艺出油率相对较高,但成品油中的风味物质及微量营养成分含量却不如压榨油。热榨和冷榨则是采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料中获得油脂的方法。冷榨油由于采用的是低温压榨技术,其中的微量营养成分损失较小,但出油率低,导致最终价格也较贵。在食用安全性方面,通过国家相关标准体系的浸出油、热榨油和冷榨油都是安全可靠的,都能放心食用。

饱和度的影响:油的稳定性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越稳定的油在加热时产生的潜在有害物质就越少。而油的稳定性是由其化学结构饱和度决定的,双键越少,饱和度就越高,油也就越稳定。因此,我们倾向于选择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的油作为加温烹饪用油,因为它们在高温下较稳定,不容易被氧化,能够更好地保障我们的健康。 6park.com

6park.com

精炼度的考量:通过浸出或压榨方式生产出来的油,最初被称为 “毛油”。“毛油” 中含有各种杂质和有害物质,不能直接上市销售,还需要经过精炼处理,包括脱臭、去除杂质等步骤,才能成为我们在超市中看到的合格食用油。而农村作坊榨出来的油,就是未经精炼的 “毛油”,是国家明确禁止销售给消费者的。我们在购买食用油时,一定要选择经过正规精炼处理的产品,确保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虽然相对比较清淡,但几乎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食用油。食用油在我们的饮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怎样正确地选择食用油,使我们吃得更健康,这当中确实有不少学问。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选择大品牌大厂家生产的食用油,切不可因为贪图便宜而去选择小作坊里的 “土榨花生油”。毕竟,健康是无价的,我们应该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谨慎选择每一滴食用油。

喜欢ppta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pptang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美食厨房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