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密码 6park.com#头条深一度#2024第N种回顾方式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说起我国能源现状,大部分第一反应就是这些年,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
可很少有人深究,国家为何要倾尽全力发展新能源。
其实,能源问题一直就是悬在头上达摩克利斯之剑,我国能源困局可以通过三个70%来概括,这才是真真切切关系到国家发展命脉的大事儿。 6park.com
6park.com
能源困局的三个70%我国72.3%的石油依赖进口,我们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国内的生产和生活用油大部分要靠国外供给,一旦国际局势出现波动或者某个关键的石油输出国发生问题,那我国石油供应链就可能遭受严重冲击。
国家的能源安全不能只看眼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虽然现在国际贸易看似畅通无阻,但一旦涉及核心利益,外部供应根本就不可能一直保持稳定,被俄罗斯天然气卡住脖子的欧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战争一起,哪怕是非战争参与方的百姓和国家也都得跟着遭殃。 6park.com
6park.com
而且我国进口的这些石油有70%通过海上运输,大部分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是十分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但也是个潜在的战略瓶颈。
但马六甲海峡也是美国海军控制的相当严格的区域,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化,马六甲海峡的安全会首当其冲的出现问题,所以马六甲海峡的安危直接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
我们国内的石油消耗有整整70%都用在了交通上,大街小巷上川流不息的汽车、货车、公交车每天要喝掉无数石油! 6park.com
6park.com
交通用油占据了我们石油消费的绝对大头,我国的车辆用油的源头,几乎都来自于国外进口,一旦马六甲海峡供给线出现问题,石油进不来,交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会陷入瘫痪。
物流停摆、人员流动受阻,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都会直接受到冲击,这三个70%放在一起就成了三根无形的链条,牢牢捆住了我国的能源自主权。
面对这样的能源困境,国家下定决心大力发展新能源,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国家为何必须发展新能源
能源安全的警钟已经敲响,而且这些问题根本就无法回避,如果明知道能源命脉会被进口石油牢牢掐住,还非得要继续走下去,根本就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6park.com
6park.com
依靠别人供给能源,就等于把我们的未来交到了他人手中。假如我们大力转向发展新能源,普及电动汽车和推广清洁能源发电,就能大幅度减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通过这两张底牌,可以把能源的主动权收回到自己手里,不再轻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想要国家长治久安,经济发展稳如泰山,第一要务,毫无疑问就是确保我们自己的能源安全。
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也是发展新能源的一大好处,美国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早已把石油和美元绑在了一起,全球大部分石油买卖都用美元结算。
这实际上让美国掌握了操控全球经济的一张王牌,而我国每年大量进口石油,自然也被卷入了这个体系之中。 6park.com
6park.com
只有大力发展新能源,我们才能逐步降低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这样一来也就削弱了美元对我们经济的控制力。
渐渐摆脱石油美元的束缚后,不仅能帮我们省下大笔外汇支出,还能让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大话语权,不用再看别人脸色行事,这是走向经济自主的重要一步。
过去我们一直在技术上显得被动,处处受限。传统的燃油车被国外的大公司,牢牢掌控了核心技术和专利,国内的车企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不仅赚不了几个钱,很多关键零件还得靠进口,如果继续按照这条科技树向下发展,我国的汽车行业将永无抬头之日。
想要弯道超车让我国的汽车产业走到世界前列,就必须要另辟蹊径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咱们国家已经打造出了一条相对完备的产业链,许多关键技术都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6park.com
6park.com
比亚迪在电动车的三电系统上已经跑到了世界的前列,通过发展新能源车,我们不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彻底告别了依赖外国技术和专利的日子。
我国如何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大政方针的指导,我们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终于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管是从生产研发还是到应用,国家已经形成了全产业链格局,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头部。
这其中最令人振奋的,就是新能源车的爆发式增长,虽然我们没有像挪威那样几乎快要实现100%新能源车的汽车结构,但现在挂绿色车牌的电动车已经越来越常见。
到了2024年,中国的新能源车产量和销量已经稳坐全球头把交椅,连续8年夺冠。 6park.com
6park.com
回想起初这个行业更多靠的是政策扶持,而现在越来越多人,真心愿意购买新能源车,市场的自然需求已经成为主要动力,这个转变充分显示了中国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强劲实力。
本土企业比亚迪、蔚来、小鹏等迅速成长起来,靠着自己的研发实力在电池、电控和电驱动这三项核心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完全不输那些国际大牌车企。
除了新能源汽车,中国在清洁能源发电方面同样表现抢眼。截至2024年,中国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都已跃居世界第一,这一成就不光依靠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根本上还是在于我们已经在技术上的取得了突破。 6park.com
6park.com
就拿风电来说,早些年我们从国外购买设备,但现在国内企业已经掌握了全套技术,从制造大型风力发电机到运营风电场,整个产业链都实现了自给自足。
太阳能发电我们更是全球巨无霸,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还拥有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从生产上游的硅材料到下游的组件制造,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牢牢掌控着头把交椅。
这些成绩让我们在新一轮的全球能源变革中,牢牢站稳了脚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警惕。
随着新能源在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成为一大问题,风电和太阳能虽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能源效率已经极大的提高,但供电不稳定还是这两样绿色能源的通病。 6park.com
6park.com
要想在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始在储能领域进行了新的尝试,夜晚降临太阳能电池板不再发电,风电也可能因为无风而陷入停滞。这时如果电网没有足够的调节能力,就会导致电力供应不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
新型储能技术为了解决问题应运而生,很多网友将它形象地称为“超级充电宝”,在发电多的时候把电能储存起来,等到发电少或者用电高峰时再释放出来。
2024年中国的储能装机总量,已经突破了5800万千瓦。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化学类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齐头并进,推动中国在储能技术领域,快速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6park.com
6park.com
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各大企业,都在积极投入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像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行业龙头,已经在电池储能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储能技术的作用远不止于稳定电力,它还为未来的新型能源形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比如电转气技术,将多余的电力转化为氢气或天然气储存。这些气体可以像传统燃料一样使用,甚至作为燃料电池的能源来源。
这一技术或许能解决未来能源在长距离运输和跨季节存储方面的难题,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我们现在也在多部门的探讨氢能的新能源形式,氢能的一大优势就是其高能量密度,而且燃烧后只产生水,完全没有污染。 6park.com
6park.com
近年来中国在氢能的生产、存储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很多城市已经开始试运行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而在重型卡车和船舶等交通工具上的应用也正在加速推进。
结尾
通过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发电以及新型储能技术等多个领域的齐头并进,我国已经在全球新能源竞赛中占据了领先地位。
不仅是经济和技术上的胜利,更是能源安全和国家战略的重大突破,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和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能源将会为我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与安全保障。
信息来源:
澳大利亚学者:中国引领绿色能源发展进程 为全球减排作出贡献 2025-01-17 中国日报网
疯狂的新型储能 2025年01月19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新型储能:超级充电宝如何驱动未来能源变革 光明网 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