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尚未结束,但英国决定自9月起复课。英国教育部8月28日发出相关指引,列明学生在课室内可以不戴口罩,不过包括走廊在内的公共区域就需要戴口罩。 6park.com
+2 6park.com如果当地卫生官员及教育官员认为感染风险的水平过高,学校则可转为第2阶段,即中学生每隔2周在家学习,其余时间返校上课。最差情况才会全部学生安排在家学习。 6park.com
美国商务部8月26日消息称,美国政府已将五家俄罗斯的科学研究机构列入了制裁名单,其中,参与研发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的俄国防部科研所在列。
美国对俄罗斯的疫苗有所警惕早已不是新鲜事。7月,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指责俄罗斯的间谍机构“入侵”疫苗研究。此外,美国司法部也多次指责中国黑客“窃取”美国疫苗资料和数据。
疫苗还未上市,围绕疫苗的博弈一直存在。全球有大概165种疫苗处于试验阶段,但各国研发速度不同,处于前列的只有中英美等国。西方国家的预定先行,比如美国已经投入了至少90亿美元预定了至少8亿剂疫苗,英国除了预定牛津大学和制药公司阿斯利康(AstraZeneca)研发的疫苗之外,还与美国诺瓦瓦克斯公司(Novavax)和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达成协议,更是引发了外界对疫苗分配的不公的担忧。 6park.com
疫苗研发卷入大国博弈、西方国家迅速为自己争得“优先权”、发展中国家可能成为研发疫苗的“炮灰”,这些都有着不少国家“利己主义”的影响,不少国家是各行其是。
这是各国面对稀缺资源的反应,这并不难以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态势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各国在力推本国疫苗研发的同时,也在寻求与他国的合作。
发达国家是这样,比如美国与英国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GSK)和法国药企赛诺菲(Sanofi)达成购买疫苗的协议;日本8月向美国瑞辉制药公司(Pfizer)订购了1.2亿剂新冠疫苗后,又被曝与阿斯利康达成购买1亿剂以上疫苗协议;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荷兰则在6月通过结成“疫苗联盟”购买阿斯利康疫苗;欧盟委员会8月14日与阿斯利康达成疫苗采购协议,未来将从该公司购买4亿剂新冠疫苗。欧盟也完成与法国赛诺菲公司、美国强生公司的疫苗供应探索性谈判,还在同其他药企磋商,以多渠道购买不同类型的疫苗。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也逐渐增加。比如,巴西早在6月与阿斯利康签署协议;阿根廷中央军事医院8月10日开始开展由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BioNTech)和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等机构合作研发的新冠疫苗临床试验,两天后,阿根廷称,将与墨西哥联合生产数百万剂由英国牛津大学和药企阿斯利康研发的新冠疫苗;南非金山大学8月17日宣布启动南非第二个新冠疫苗临床试验,这一疫苗由美国生物疫苗公司诺瓦瓦克斯公司研发;乌干达正在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开展合作,计划于12月启动新冠疫苗临床试验;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8月18日批准美国强生公司的新冠疫苗在巴西开展3期临床试验;同在8月,中国康泰生物与阿斯利康、复星医药和德国生物科技公司公司BioNTech相继宣布达成合作协议。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4 6park.com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同样在进行之中。俄罗斯总统普京8月25日已经确认,俄罗斯研发的新冠疫苗首批提供给白俄罗斯。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称希望获得中国疫苗之外,也表示希望能购买俄罗斯疫苗。据悉,已经有20多国预定了俄罗斯的疫苗。8月19日,土耳其卫生部长科贾(Fahrettin Koca)对外公布称,土耳其正与俄罗斯、德国和中国的团队商谈在本国进行新冠疫苗III期试验。秘鲁、摩洛哥、阿联酋、阿根廷等先后加入中国国药集团的临床三期试验,印尼则在8月20日与北京科兴生物签署了首批新冠疫苗交付协议。中国总理李克强和中国外长王毅已经先后承诺,疫苗将优先供应湄公河国家和非洲国家。
这些只是各国之间合作的部分例子,可以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国家有更多的合作对象,他们的研发、购买渠道也会越来越多,疫苗分配不公的压力会有所缓解。
不可否认,在疫苗问题上各国存在竞争关系,地缘政治乃至大国博弈成为各国合作的障碍。疫情已不分国界影响了各国,各自为政显然不可行,合作是必要的,也是大势。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正在让“疫苗民族主义”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