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皆舞台”,是蛇年总台春晚重庆分会场的最大看点。城市风光和舞美设计融为一体,最大程度凸显了重庆满城皆风景的特点。而这样的设计思路,对“背景板”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块“背景板”,便是两江四岸的灯饰工程。夜幕之下,璀璨灯火将新重庆两江四岸点缀得如梦似幻。这片光影盛宴的背后,是灯饰团队的心血结晶。他们如何将山城夜景化作春晚舞台?这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灯光秀又如何诠释重庆的山水之美?记者对灯饰设计团队进行了采访。
匠心营造 从城市夜景到春晚舞台
以“协调”和“统一”为核心,全面规划两江四岸的灯光效果,是本次设计的一大要义。以暖白、暖黄和红色为主调,既体现中国春节的传统喜庆氛围,又营造出和谐质感的视觉效果。
深度参与灯饰设计的重庆山水城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刚告诉记者,“避免突兀的亮白、黄光或绿光,才能让夜景更和谐。”尤其是在高层建筑的灯光处理上,注重采用简约线条勾勒轮廓,保留建筑整体感的同时,避免了过于突兀或不协调的视觉效果。
两江四岸岸线灯光铺设,也是整体设计的“点睛之笔”。灯饰团队在朝天门广场的江面上布置了十余组光束灯,浅黄色灯光沿着航道与江面勾勒出清晰的轮廓,与高层建筑的灯光形成呼应。远远望去,江面如同一幅金色画卷,既和谐又富有层次。
作为重庆的重要地标,千厮门大桥、朝天门大桥等两江四岸的桥梁在灯光布置中也是焦点。在视觉呈现上,桥梁灯饰设计以“中国红”为主调。桥面部分则采用隐蔽的白光作为辅光,既突出了红色主调,又在细节处增加了层次感。这种设计使得桥梁在夜景中既是亮点,又避免突兀。
值得一提的是,灯饰团队还特别为总台春晚定制了一批灯光动画。比如,位于江北嘴的重庆大剧院以渐变红色为主,配合动画光影,突出喜庆氛围。在朝天门广场及周边六栋高楼上,灯光动画以“流光溢彩”为主题,展现光速灯流动的效果,营造出类似“游龙”的动态视觉体验。
“四字秘籍”
重庆两江四岸夜景提升
从城市夜景到总台春晚“背景板”,贾刚说,此次任务时间紧、要求高,不仅要将两江四岸夜间灯光进行全面调试,还要在高层楼宇上新增动态动画效果,确保灯光效果与节目节奏完美同步。
得益于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两江四岸夜间照明提升工程,这件事情变得“轻松”了不少。背后秘籍,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减、增、调、联。
减:去冗余,保和谐。在项目启动初期,团队对两江四岸600余栋建筑(载体)进行梳理,最终确定对215栋建筑(载体)开展了灯光效果提升,将冗余光源移除。通过这一“瘦身”,让整体夜景呈现出更加和谐、干净的面貌。
增:补短板,添亮点。针对需要突出表现的建筑和区域,团队进行了灯光的适当增加。例如,在重点地标建筑、桥梁和公园增设灯光装饰,突出了夜景的层次感。
调:统色调,调亮度。团队根据整体规划,对两江四岸灯光进行了精准调整,确保每一束光都融入整体画面,使两江四岸形成一幅和谐美丽的光影长卷。
连:强联动,显智慧。项目最大亮点之一是建立了统一的灯光控制系统,实现了两江四岸所有灯光设备的集中联动控制。从常规模式到节假日模式,再到重大节庆模式,不同场景的灯光效果都能实现一键切换。
例如,在前期排练中,当某些楼宇亮度过高或色调在整体演出效果中显得不协调时,灯饰团队无需逐栋沟通,便可直接通过数字后台系统精确优化,降低了沟通成本和调整时间。
璀璨光影
重庆之夜的“背景板”
据总台春晚重庆分会场导演组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分会场的部分,我们要呈现出山水之城、魅力重庆的独特风姿,更多地希望在文艺节目中能够让大家看到城市和感受城市。”而这样的独特风姿背后,离不开灯饰工程这一特殊的背景板,离不开灯光团队的日夜坚守。
总台春晚重庆分会场导演组一名工作人员在同记者的交谈中由衷感慨,“在重庆的这段时间,重庆人对自己城市的自豪感,其实让我们都还是蛮感动的。”这样的自豪感体现在每一个期待、关注、配合总台春晚重庆分会场的普通市民,也体现在参与这一特殊工作的每一个坚守岗位的人,“重庆让我们很震撼,我们也希望让节目成为引子,让更多人来到重庆看一看。”
可以想见,今年春节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有不少被总台春晚重庆分会场惊艳的游客,来到重庆。两江四岸的璀璨灯光,也将成为他们到此一游的最美“背景板”。
喜欢肖航68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