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 沈铨《荷花鸳鸯图》:绝美盛宴,一画传情

送交者: 肖航68 [♂☆★★声望品衔11★★☆♂] 于 2025-01-27 19:18 已读 4127 次 大字阅读 繁体阅读


清代画家沈铨的《荷花鸳鸯图》是一幅极具艺术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创作年代: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时年作者76岁。画作材质与尺寸:绢本设色,尺寸为187x105.2厘米。收藏地点:安徽博物院。

沈铨(1682-1760),字衡之,号南蘋,浙江德清人(一说浙江吴兴人),清代著名画家。他工写花卉翎毛,画马名动西洋,曾受邀前往日本授画三年,创立日本江户时代画坛“花鸟写生派”,被誉为“舶来画家第一”。

《荷花鸳鸯图》绘春夏之季池塘美景:荷叶:茂盛如幂,老嫩枯荣,随风飞舞,翻翔滴翠。荷叶的形态各异,有的嫩叶如团扇,有的壮叶如绿伞,老叶则枯黄折向水面,展现出荷叶的生命力和季节的变化。荷花:枝枝高卓,摇曳生姿;朵朵饱满,粉妆玉琢。有的荷花极绽怒展,有的则含苞待放,映日照水,拍瓣生香,展现出荷花的清丽与高洁。浮萍与水面:河面浮萍飘移,随波逐流,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灵动与生机。鸳鸯:水中鸳鸯成双,在花间叶下相属倘佯,寓意着百年好合、和美的爱情。喜鹊:空中喜鹊栖翔飞落,互为唱和,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欢快和谐的气氛。

画作采用工笔重彩之法绘制,色彩浓艳雅致,烘染过渡自然,展现出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

画面构图既备宏观之形式美感,又寓局部详细之呈现。画面紧凑,富于变化,物象无论飞潜动静,均鲜活有致。

画家用笔工谨细腻,造型准确生动,无论是荷叶的脉络、荷花的花瓣,还是鸳鸯的羽毛、喜鹊的姿态,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沈铨在技法上远溯北宋“黄家富贵”勾勒填彩之法,近取明代吕纪工细写实的一路风格。同时,他在工整细丽的院体花鸟中,融入了文人审美的自然情趣,使画作既有宫廷画的富丽堂皇,又有文人画的清新雅致。

沈铨的花鸟画中吸取了一定的西洋绘画的表现手法,以没骨技法绘制的花鸟形象逼真,构图自然巧妙,画面充满生机。

画作中的荷花与鸳鸯共同构筑起充溢着和谐与美好的夏季景态,也象征着乾隆年间稳定、安详的社会局势。

荷花寓意着高洁与清廉,鸳鸯则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喜鹊的出现则寓意着吉祥与喜庆,为画面增添了更多的美好寓意。

一幅画,一段情,百年风华映心间!清代大师沈铨倾情巨作《荷花鸳鸯图》,工笔重彩,细腻入微,邀您领略古典艺术的极致魅力!

画中荷叶翻飞,荷花亭亭,浮萍点点,水面波光粼粼。一双鸳鸯悠然游弋,情深意笃,仿佛诉说着千年的爱情佳话。喜鹊栖枝,唱和其间,更添一份吉祥与欢愉。

沈铨大师笔法精湛,融合古今,中西合璧。画面既富宫廷之华丽,又蕴文人之清雅。一笔一划,皆是匠心独运;一色一彩,尽显大师风范。此画不仅是一幅艺术佳作,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它象征着和谐、美好与吉祥,让人在欣赏之余,更能感受到一份心灵的慰藉与归属。

《荷花鸳鸯图》不仅展现了沈铨高超的绘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代表了清季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同时,沈铨通过东渡日本授画,将中国花鸟画的技法与理念传播到海外,对日本江户时代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舶来画家第一”。















喜欢肖航68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肖航68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唯美乐园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主贴被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