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黄龙郑 流
离开黄龙半年多了,它那飘逸的神韵,流淌的清辉,温情的灵光,还在无声地漫入我心灵的深处。栈道上斑斑驳驳的人生风景,还是那么贴近地展现在眼前。
一个突然而来的机遇,唤起生命深处的“山水情结”。于是,我们三人就在深秋一个晨曦中踏上了黄龙的去路。
四川阿坝州松潘县境内的黄龙,属高山峡谷奇特地貌,海拔5000多米的峰巅,托着浩渺的天穹,显得格外的高拨、雄奇、险峻而灵秀。皑皑白雪,万古如斯,深藏着远古的神秘和苍凉。当神奇的九寨沟把“人间天堂”的名片发给世界时,黄龙则以“世界奇观”、“人间瑶池”而盛名。终年诱惑着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人们,不远万里寻觅而来。今日的黄龙敞开了胸怀,拥抱着世界。车子在黄龙山脉奔驰。车窗外一片宁静的银色世界。
路旁山头上象征着蓝天、白云、红火、绿水和黄土的五色灵幡,冒着风雪向苍天传达着藏民虔诚的祝福和感激。空气骤然稀薄而寒冻。昨夜飘飘洒洒的大雪又把所有的山体雕塑得千姿百态,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无限撩人的妩媚。我们走进了天方夜谭那样不可思议的神话仙界来了。
眼前就是大地骄子黄龙的大峡谷。隆然起伏,陡峭而深邃。酷似一条豆古磐卧而巨大无比的七彩神龙,昂首蓝天,承载着登山朝圣的人流安祥上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淋漓尽致地在龙的脊背上雕造了 3500多个斑斓的彩池,活像它身上的鳞片,银白晶莹,流光溢彩,奇妙无穷。
峡谷两侧,是透迤天际的山恋,巍然对峙,紧紧地挟着幽幽的峡谷。斜坡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傲然生存在千百年岁月里的松树,在这严寒肃杀的季节里,依然绿叶繁枝撑着青春韶华。经雪的桦树、桐树等阔叶林和灌木草甸,这时已换上了华丽的盛装。青绿、丹红、金黄、绛紫、淡白的各色树冠深浅相间,遍地花草五彩纷呈,辉映成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多么倔强和庄严的生命,任凭风雪凌虐而不肯凋落,依然留着一片绚丽,撑起灿烂的憧憬。
仰首翘望,陡峭的峡谷挡住了视线,看不见黄龙顶峰。只见高远、深邃的苍穹好像被天神剪裁成一幅狭长的蓝色天幕,悬挂在头上。这时,我们已经站在通往黄龙顶峰的栈道入口。这是穿越危岩峭壁蜿蜒而上的天道,近八公里之遥,倒像是天堂里悬落人间的天梯。望之,心旌惊震。
这是个晴朗的日子。高山峡谷格外的明丽、清新、安祥。我们忘情地接受光流温暖的洗濯。心灵的鸟儿在这灵山秀水,在这悠远的时空翻飞,忘记了劳顿,也把高原缺氧的恐惧抛到九霄云外,兴致勃勃地沿着冰雪开始融化,逐渐舒展的栈道拾级而上。
天啊!栈道上挤满了人流。是什么力量把这么多的外国人,把国内骚人墨客、羁旅游子、商人贵妇、僧人挑夫和男女老少召集到来,在这神山圣地汇合成一道斑斑驳驳的人生风景呢?我愕然了,震撼了。
沾满冰碎的脚步发出“喀嚓喀嚓”的声响,清脆动听如歌,鼓动着旅人不怠倦向前。古往今来攀登者的脚步,踏实了泥土,磨蚀了阶石。汗水浸润的履痕重重叠叠,叠成了千古回响,呼唤着渴望的心灵,穿过岁月的烟尘,品读这崎岖山道上的一种人生风味,感受黄龙的神韵和灵光。
在蜿蜒而上的栈道上,随地都可以拾起古老的神话和美丽的传说,随时收获遍野旖旎的风光,收获欢乐,自由自在地吸纳大自然的灵气。如果你匍匐在地,心灵会倾听到花草树木,岩石冰雪和彩池的说话,因为它们鲜活着,充满神奇,圣洁和灵性。然而,它们漠视你的权威,漠视你的名片,漠视你的美丽言词。每攀爬一步,都要面临危岩峭壁、高原缺氧、遥遥天道雪滑的磨炼,危险的威胁,加倍付出艰苦。我们上到接仙桥时,身体异常的疲累,步子沉沉地慢了下来,只好歇息一下。望上去,人如蠕动的蚂蚁。回首俯视,人头攒动,形形式式的行者,甚至腰背佝偻、柱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也风尘仆仆地上来了。与我们擦肩而过,又匆匆而去。大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登上黄龙不罢休的气概,谁也不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是在挑战自己,挖掘生命的意义,呼唤对健康的关注和探索吗?是在锻造意志、恢宏胸襟,蕴涵困厄,击倒苦难吗?是在祈求神山赐福抑或是还有别的意识?谁也说不清这人群各自的心态。倏然间,又见凭借着一乘乘滑竿的男男女女,优哉悠哉地往返而过。滑竿咯吱咯吱的声响不停地诉说着不堪负重的艰辛。抬竿的脚夫,上蹬下滑,青筋暴出、大汗淋漓,气喘如牛。喘息声和滑竿声响的起落,打破了行人心境的平和。也敲醒了我曾经沧海的生命对苦难的记忆,几许惆怅,几许恻怜涌上心头。此刻,那渐爬渐远的身影却在眼前明晰灿烂起来,摇摇的心旌又升腾起一股激情,一股力量。人的生命本色在艰难中更充分显露。有了信念的支撑,生命力在挤压下更能迸发。
我们不幻想在接仙桥羽化成仙,又继续蹬动着双腿向前,一步步地靠近苍天。终于到达了顶峰,来到了“人间瑶池”。妙造天成的瑶池,仿佛是人类以外的非世界的。像嵌在峰腹里一块块的翡翠,掩映在一簇簇或深红或淡红的杜鹃花丛中。晶莹剔透的水贴着池边幽幽地漫过,欢欢地溅落下一层彩池里,静静地沉入了耳古的春梦,耳古的圣洁、透明。在太阳的光谱下,彩池变幻,时而碧蓝,时而苍翠,时而含黄,时而泛金,时而蓝绿相辉,五彩斑斓。有人称为佛光呈祥。它们那纯净、美丽、温情的灵光临照万物,抚慰着人间浮躁忧伤的心灵,熏陶那苦闷的魂。我流连其间,让如弓的心灵在碧池停泊,自由自在地舒展。这是一种生命远离浮尘,回归天然本性,反璞归真的舒展。
这里又是佛界灵境,神话之光照耀千古。藏民大都把寺庙建在山顶上,以显示佛佗之尊,以悲悯下世,普渡众生。佛门名刹黄龙寺就雄踞山之巅。浸浴在空旷、纯净和澄明中,散发着宗教气息的肃穆和神秘。上山来的香客群落,满脸风尘,井然地进入殿堂烧香、跪拜,虔诚地礼佛。以求得佛的加持,找到未来的归宿。佛无语,众生无语,一切都在随缘中。但愿他(她)们今生好运,来世有幸福可待。
然而,这不是我们三人顶礼膜拜的圣地,我们只想收获黄龙顶峰无限风光的馈赠。
此刻,我们站在峰上极目远眺。但见,昭昭曜曜的太阳隆临万里,照耀着丰盛的大地;蓝蓝丽丽的天空中,飘渺的浮烟,被阳光烧成一片片铺天的云锦;苍苍莽莽的群山如潮浪澎湃竞涌;浩浩荡荡的天风,万里驰逐。人恍若超脱尘世,如一片渺小的叶子,没入无限的长空。
我足以由衷地庆幸,我触摸到山峰的傲骨,触摸到黄龙超越的高度,触摸到它永远向上的魂。
2004年秋于成都
2005年4月定稿湛江
[ 郑流,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政务之余,以诗文雕塑人生。作品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诗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作品》《湛江日报》等报刊发表。著有诗集《燃烧的人生》《生命的选择》中英文对照版《郑流短诗选》,散文集《斑斓时空》《远方无涯》《走向大地苍生》(散文、诗歌两卷本)等。有作品编入《广东散文精选》,诗集《燃烧的人生》获湛江第五届文学艺术中篇一等奖。散文集《远方无涯》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特发荣誉证书。曾三次获得全国青少年“中国精神”“中华正气”和“做新世纪主人”读书教育特别指导奖。1999年获全国绿化奖章,并获颁证书。
喜欢肖航68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