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伤亡更大,所以是把败仗说成胜仗?
6park.com
长津湖战役,我军27军,20军分段将美军王牌第一师围住之后,美军首先想到的,是利用制空权优势和坦卡装甲的碾压优势,强冲突围。
战争进入这一阶段,就变成我军轻步兵占据阵地围困,美军用重装甲突围的消耗战。
在美军多场阵地突围中,都遭遇了我军顽强的阻击,我军诞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
陆战1师于29日晚上曾向小高岭处发起突围攻击。172团3连以一个连的兵力,打退陆战1师8次进攻。
打到最后40多名美军爬近山顶,连长杨根思抱着最后一个炸药包冲过去跟美军同归于尽,以自己的生命守住了阵地。
在向北突围数次不成功之后,美军陆战一师这样的王牌,也只能选择向南溃逃。
在分割围歼的战斗中,我军继续发扬“灵活穿插”的机动优势,全歼了美军第7师下属的“北极熊团”,击毙团长麦克莱恩上校,彻底摧毁这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屡立战功,未尝败绩的军团。
我军彻底歼灭“北极熊加强团”,也是朝鲜战争中唯一成建制完全歼灭美军一个团的经典战例。
在“北极熊团”被全歼之后,美军的战术终于从“向北突围”改为向南溃逃。
我军也进入追击阻截模式。
麦克阿瑟为了掩护陆军第一精锐的撤退,出动大量战机一路狂轰滥炸,打造南逃通道。
当时美军的空中优势有多么变态?大家对比一下就有直观感受。
当今世界,美国一旦有两艘航母出现在一个海域,全球任何国家都会如临大敌。
而当时麦克阿瑟为了掩护陆战一师从南兴港撤退,出动了超过200艘舰艇,航空母舰就有七艘。
七艘航空母舰的数百架舰载机,对我军追击部队,进行无差别的狂轰滥炸。
在追击战中,打得最惨烈的,无疑是水门桥阻击战。
水门桥是美军陆战一师南逃的必经通道,我军要全歼这个师,就必须炸断这一桥梁。
我军20军先后两次组织敢死队,用生命为代价,将水门桥两次炸毁。
可是水门桥也是美军第一王牌的唯一生命通道,为了几万人的生存,美军工兵在空军战机的掩护下,两次将桥梁修复。
第三次,我军27军80师组成了超过200人的敢死队,这次我军不仅要炸桥,而且分工明确,每个桥墩都有专门的敢死队负责。
于是在12月6日,我军200名敢死队员,每人背负50多公斤炸药,最终不仅将水门桥炸毁,连同每一个桥墩基座都彻底破坏。
我军英勇的牺牲,让水门桥已经不可修复。
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发给麦克阿瑟的最后求援报告,已经做好了全军覆灭的准备。
在任何一部“战争史诗电影里”,一方付出如此决绝的牺牲,造成如此毁灭性,不可修复的伤害,战争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可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之后,最强工业国就拥有了“逆天改命”的最强外挂。
美国在日本的恐怖工业能力很快展现惊人能量。在麦克阿瑟动员之下,日本三菱重工居然在三天之内,造好了桥梁完整钢结构。
于是美军出动C~119大型运输机,将8套大型桥梁钢结构,直接奔袭一千多公里,空投到水门桥上空。
败逃中的美军没有再造桥梁的能力,没有修复桥梁的能力,可是日本已经成型的桥梁钢结构,他们组装还是能完成的。
只恨在七十年前,美国居然就有了三天造好一座桥,并且用重型运输机,空投千里之外的能力。
陆战一师借助最后组装的水门大桥,完成了残军一万多人与一千多辆军事车辆的撤离。
撤离之后,美军再将刚刚组装的桥梁炸毁,阻挡我军继续追击,这就是工业国与制空权的霸道。
在麦克阿瑟派出庞大舰队之后,终于在12月24日,圣诞节前一天,完成了陆战一师的撤离。
麦克阿瑟确实实现了“圣诞节前带他们脱离战场的承诺”。
不过不是挥军鸭绿江边,而是溃逃到三八线以南。
战后双方都总结了伤亡情况,我军战斗牺牲及受伤减员累计一万多人,严寒冻伤导致的减员三万多人。
美军战场阵亡及重伤减员五六千人,上报失踪四五千人,累计过万,美军装备齐全的情况下,冻伤减员也达到七八千人。
许多公知就是凭借“战后1:3战损比”的数据,认为我军伤亡更大,就是败仗,美军成建制逃离,最终战场减员不到一万,算是获胜。
在极端严寒,后勤被美军空军炸毁的背景下,我军武器装备差美军十万八千里,伤亡更大已是必然。
在这样的背景下,判断一场战役的胜败,必须从“战争目标是否实现?实现了什么战果?具备什么战略意义”的角度来判断战役的胜败。
长津湖战役,彻底粉碎了美军一个月内将战火推到鸭绿江边的图谋。我军实现了将美军赶回三八线的战略目标。
在战果上,我军全歼美军加强团,让第一王牌师,几乎失去战力的完成溃逃。
此战之后,美军陆战一师再也没有参加大型战役,沦为后勤打杂的杂牌军。
6park.com
03
这是一场不合时宜的大战么?
6park.com
长津湖战役,志愿军战士被尊称“凡人之躯,比肩神明”。这形容难道是敌人美军是“神明”?
并非如此,长津湖战役我军的敌人除了武装到牙齿,战略后勤充足到浪费的美军王牌师,更大的敌人是五十年一遇的严寒。
许多公知,站在几十年后的“上帝视角”,认为在零下四十多度,我军后勤棉衣被美国空军彻底封锁供应的背景下,长津湖战役是“不该进行的战役”。
这场战争,长津湖地区的山地和密林阻挡了美国空军的侦查,便于我军设伏。,我军赢了“地利”。
我军将‘陆军第一轻步兵’的机动优势发挥到极限,战略战术完爆美军,将美军分割包围,赢得了“人和”。
可最终我军没有能够全歼美军王牌师,是因为我们被“天时”所困。
零下四十度的严寒,让许多枪管都冻变形,手雷拉环都拉不开。在我军伏击美军的撤退路上,我军在严寒之下,冻成冰雕依旧严守阵地的连队,就有三个!
超越人类极限的严寒,放大了中美两军御寒物资的差距,使我军的围剿追击战,最终没有实现歼灭战!
这场战役,中美两军严寒导致的伤亡战损都超过战争本身,所以客观条件上,冬季的长津湖,“不是作战好时机”。
可是“事后上帝”必须明白,这场战争一开始不是我们选择的,是美军强加给我们的。
美军“两路钳击,圣诞前完成战争”的战略制定在先,我军为了避免被包饺子,只能执行双向阻击战略。
严寒下的东线长津湖,就成为不得不战的战场。
最终,我军战胜了美军第一王牌,也战胜了五十年不遇的严寒。
这是一场既反老美,也反老天的史诗战役!
6park.com
04
长津湖在抗美援朝的意义,与抗美援朝在新中国的意义相同
6park.com
长津湖战役无论是电影还是史实,都比大家想象的更惨烈。
这也是看完电影之后,许多年轻观众感觉没有“美国大片”爽的原因。
因为美军王牌师“没有降智”,美国空军,坦克优势实实在在的存在,所以真实的抗美援朝,就是这么惨烈。
真实的中美博弈,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硬实力强于我们,也已经享受百年霸权,经历过数次挑战的超级强权。
跟这样的霸权对决,哪怕胜利,也必然是惨烈的。
以少胜多,奇袭获胜的“灵巧战例”当然会有。
可是真正让美军认识到中国陆军恐怖机动力,不可战胜信仰的是长津湖战役,让美军留下中国军人不可战胜印象的是上甘岭战役!
我们先辈英雄的壮丽史诗,从结果来看,是“爽”的。但他们创造战果的过程,是惨烈甚至残酷的。
长津湖战役是中美对决,也是中美共同对抗“严寒”的战役,最终谁更坚定,谁更有信仰,谁更有领导智慧,谁更加不畏牺牲,谁才能最终享受胜利者的荣光!
长津湖战役,粉碎了美军速胜朝鲜战争的图谋,让他们尊重中国军人的实力,为最终停战协议的签署,奠定基础。
参加抗美援朝,参加长津湖战役的每一个人,他们的愿望都是“我们打仗,是为了我们的后人不打仗!”
长津湖战役的胜利,让美军在朝鲜战场再也不敢和我军打硬仗,打持久战!
抗美援朝的胜利,让美军越战不敢越过十七度线,七十年不敢向我们开战!
明白长津湖战役我们是怎么赢的,就能笑看老美潮起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