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X发动机真不是NASA给的,这个谣言很地摊
又看到有人扯空X的发动机是NASA给的技术啥的。 6park.com这个真的很地摊。 6park.com这个帖我就随便说说火箭发动机的历史,不放图不放资料了 6park.com首先NASA不搞发动机,NASA是甲方,搞指标搞方向,搞东西是由中标的私人公司来完成的。 6park.com包括50年前牛B到不行的土星5,一级二级三级都是不同公司来完成的。分别是波音、北美以及道格拉斯。 6park.com而一级的煤油液氧发动机F1,发动机是由洛克达因来研制的。 6park.comF1受到当时的NASA规格技术限制,压力限死了,所以压力这一方面其实是落后当时的苏联的。 6park.com压力上不去,只能力大出奇迹,所以个子特别大。F1目前仍然是最强的单燃烧室液体火箭发动机。 6park.com但是如果拿去和俄罗斯的RD-180比,性能上是要差的,更重要的是贵。。 6park.com当然这个也不能怪NASA,因为美国当时没有苏联运气好,苏联有一个优质油田,生产的精炼煤油积炭少,可以上到更高的压力。 6park.com后来NASA才了解到当时把压力限死了,只不过当时的NASA方向已经转向液氢液氧发动机SSME,推力大比冲高还环保,不香么。。 6park.com唯一的问题,就是太贵。死贵死贵的那种。 6park.comNASA现在搞的SLS,芯级用的还是航天飞机项目用剩下的SSME发动机。 6park.com因为太贵了,结果洛克达因就搞了省钱版的(还是液氢液氧),用在了德尔塔上了。这个再衍生出CECE。 6park.com而说到空X的Merlin发动机,这个技术其实与NASA无关,这种相对小(袖珍)的发动机根本不在NASA的规划内的。 6park.com这个本身是独角兽式的创新产物,毕竟Merlin一代的发动机大小才一个人那么高。 6park.com而当时马斯克看中了这个小发动机的潜力与应用前景。 6park.com因为可回收的话,节流是个大问题,如果上个大发动机,节流调节直接会GG。而如果是多个小那发动机的话,上天多发工作,下来只要一发工作就好,大大降低了难度与成本。 6park.com当然Merlin发动机本身设计也是非常的优秀,如果真按重量来比的话,同重量的F1推力是比不过Merlin的。 6park.com说实在的,以NASA的技术路线,把发动机技术(如果有的话)白送给空X都不要的。。
因为与可回收是冲突的。 6park.com而且NASA的订单也是在空X连续炸了几发,最后成功后才赢得的,空X是用自家的技术抢到资金与订单的。 6park.com这里说一下,还有一个很地摊的说法,一个是说美国为什么不生产F1再上月球,所以登月造假。 6park.com这个很蠢,因为F1在今天并不先进而且还死贵,为什么要再生产?至于登月美国已经有安排了,这个还是要看钱到位情况,发射到火星难道不比上月球更难么? 6park.com至于还有个非常地摊的说法,认为多发容易出问题,空X一级就塞了9个发动机,必定故障云云,还故作专家式地扯到了苏联的N-1. 6park.com这个N1算是航天上的典型反面例子了,为了赶进度,N1这货连发动机联动点火测试都没做就敢上发射台,也算是典型的文革特色了。 6park.com顺便说一下,猎鹰重型是27个Merlin发动机,已经成功回收了2次了。评分完成:已经给 凌飞电脑 加上 10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 凌飞电脑 加上 20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 凌飞电脑 加上 200 银元!
贴主:凌飞电脑于2021_04_28 11:28:12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