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有自己的BBA

送交者: 狂心中 [♂★★★★如狂★★★★♂] 于 2024-12-04 0:38 已读 12506 次 大字阅读 繁体阅读

导语

Introduction

又一棵参天大树正在长成。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何增荣



刚刚过去的10月,自主品牌销量份额历史首次突破70%,对于合资品牌形成了彻底的碾压之势。无需妄自菲薄,借助扑面而来的电动化转型浪潮,这一次身处全新赛道,我们俨然牢牢掌握了主动权。






但理性客观的讲,绝没有到可以提前“开香槟”庆祝的时候。



因为,位于某些细分板块,譬如售价较高的豪华车市场,自主品牌摧城拔寨的进度,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换言之,以奔驰、宝马、奥迪为首的合资劲旅们,即便遭遇到了围攻、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可依旧能够通过类似主动让利的方式,保持着较为强势的地位。凭借品牌层面底蕴,继续收割终端消费者。



而这样血淋淋的事实,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大家:“自主品牌的冲高之路,还充满着种种挑战与荆棘。”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国需要更多属于自己的BBA”的夙愿,正在变得愈发强烈。



好在,值得庆幸的是,纵观整个大盘,截至目前已经涌现出不少朝着该目标挺进的选手。而就在11月底随着吉利控股宣布,对旗下子品牌极氪、领克股权结构进行优化,推动极氪、领克进行全面战略协同。



再次感受到了,又一棵参天大树正在长成。



奈何,任何新事物的发生,总会伴随各种各样的争议。基于上述操作的发生,来自终端的质疑声同样开始不断涌现。对此,只想说,“你根本没理解这背后的逻辑与原因。”



极氪、领克的整合,更像是一次为了打破豪华车市场的固化格局,审时度势后发起的主动冲锋。



充满勇气,也带着必胜的决心。



为什么要合?用销量说话



本段开篇,首先搬出一组数据。



那便是新势力造车理想每周二按时发布的周销量榜单。聚焦11月18日-11月24日这个周期,豪华品牌中抛开特斯拉不谈,宝马、奔驰、奥迪仍分别凭借1.52万辆、1.41万辆、1.29万辆的输出牢牢占据着前几位。






今年以来,BBA在华捞金的步伐整体有所放缓,可还是那个道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身处豪华车市场,还没有太多自主品牌能从销量上,实现对于它们的彻底反超与碾压。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极氪、领克为什么要整合?首先,肯定是为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该维度实现“1+1=2”甚至“1+1>2”的效果,进而朝着BBA的腹地猛冲。



由此拆分来看,实际上在整合之前,极氪、领克已经分别取得了累累硕果。



以前者为例,虽然成立仅有三年多的时间,但在20万元以上的细分板块已达成超36万辆的累计交付,位居中国豪华纯电品牌第一,并且单车成交均价达到了30万元。



反观领克,2016年正式成立,2017年11月首款车型领克01上市,不到6年时间便突破百万辆大关,7年累计销量超131万辆,眼下月销更是稳定在了3万量级。



毫无疑问,相比集中成立于2014年-2015年的“蔚小理”,领克才是最早摸到累计百万辆规模的“新势力”品牌。






与此同时,从打造中国第一个高端汽车品牌,到EM-P产品爆发成为销量主力,到领克07、领克08 EM-P双子星连续六个月销量破万,到今年三季度,领克销量位列高端插混市场TOP3,仅次于理想和问界,再到EM-P产品均价超22万元。



不吹不黑,其已经在混动路线上,阶段性证明了自己的成功,同时也在进入纯电领域,以单一品牌覆盖三大能源赛道,形成了混动为主、燃油和纯电为辅的“三线并进”路线。



至于阐述这些成绩单,根本目的还是佐证极氪、领克的整合,是一次地基坚固的强强联合。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目前整个大盘的走势,高端豪华和插混两个领域,俨然为自主品牌提供着未来最大的发展空间。



从两个品牌未来的成长性来看,领克需要向更高的价格区间发力,尤其是15万元以上的插混市场,需要在更高的价格带达到更大的销量规模。极氪则需要完善混动路线,冲击更高、更宽的产品带。



而极氪深处豪华车市场的丰富经验,完全可以帮助领克进一步向上拓展。与之对应,领克可以在多种能源形式、产品谱系,尤其是插混的成功经验,北方市场战略等维度,为极氪赋能。






也正因如此,让吉利控股有底气敢于喊出:“整合极氪、领克,将有助于公司到2026年底将二者打造成年产销量百万级的全球领先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



野心,俨然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



当然,有观点认为:“未来10年,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就像从春秋到战国,年销百万级只是这次竞争的入场券。”



绝不是危言耸听,情况就是这般残酷。新能源时代,资源只会朝着头部梯队成员不断集中。极氪、领克的整合,为的也是留在牌桌上并获得分羹的主动权。毕竟,造车讲究的还是规模效应。



而就中国汽车市场而言,单一品牌达到年销量百万级,大约需要5-8款主力车型支撑,并覆盖多个主流细分市场,整体产品矩阵更有可能达到10款以上。



以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第一阵营,满足中国市场年销量70-90万台的规模,同样依靠类似数量的主力车型支撑。



据悉,整合后的“极氪科技集团”,在充分发挥协同优势后,两个品牌的主力车型已达到这一数量,未来预计可减少3-5款新车型,以更少的研发投入,实现年销量突破百万级的规模。



最终,试图用含金量满满的销量说话。在中国豪华车市场,更加浓墨重彩的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



当新能源时代的奔驰、宝马相加



高质量的销量,肯定是极氪、领克整合,“极氪科技集团”成立,所追求最重要的一个目标。相比之下,更深层次的益处也有许多。



“一是互相赋能,优化资源配置,共同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品牌定位互补,助力产品组合提升;三是产品架构统一,实现研发能力互补;四是销售网络互补,扩大用户触及范围;五是规模经济效益,持续推动降本增效。”






关于答案,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早在不久前的三季度财报会议上已经给出了他的分析。



当然,读者们关心的,肯定还有极氪、领克整合后,双品牌又将怎样运营?如何最大限度的互帮互助减少内耗?



同样,身为“极氪科技集团”的掌舵者,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做出了回应。



“品牌方面,二者合并以后一定会保持双品牌战略,在市场上相对独立。两个品牌在价位上和价值观上,有非常清晰明确的定位,相互区隔,以实现市场覆盖的最大化。”



“从产品来看,二者也会有区分。极氪聚焦于中大型车,领克主打中小型车。同时,领克在小型车上聚焦纯电、在中型车上聚焦混动;极氪则在中型车上聚焦于纯电,在大型车上聚焦混动。”



简简单单两段话,很大程度上已经让许多担忧烟消云散。






实际上,在我眼中,一直觉得极氪、领克的整合,除了销量层面的促进,还很重要的一点是将二者品牌层面长久以来积攒下的口碑彻底叠加,爆发出更惊人的势能,让“极氪科技集团”的形象深入到每一位潜客的内心之中。



试问,BBA在华仍然备受追捧的原因是什么?



并不是产品体验上的断档领先,也不是自降身价后的诚意满满,而是品牌光环为它们在卖车过程中提供了足够的附加值。



更直白来讲,想要位于中国豪华车市场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品牌形象的打造、维护与升华一定是最重要的。



顺势,继续聚焦今天文章的两位主角,无论极氪也好,领克也罢,都在不同阶段身处豪华车市场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在此过程中,极氪定位“全球豪华科技品牌”,主打“豪华、极致、科技”,服务追求极致体验的用户;领克则定位“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主打“潮流、运动、个性”,服务追求品质和个性化的年轻态消费群体。






极氪的品牌主张是“突破想象”,领克的品牌理念是“生而全球、开放互联”。在创新、个性、潮流、科技等维度,二者的品牌理念既契合又互补,都具备了在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时代,打造新时代高端豪华品牌的价值主张基础,并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获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可。



整合,可以说毫不突兀,反而顺理成章。



譬如,在“安全”这个最重要的品牌资产上,极氪和领克具有相同的用户高认可度。再譬如,“运动”、“操控”、“性能”等强烈个性化的品牌标签,同样具有非常多的共通性。



领克不仅是WTCR赛事上首个三连冠,更创造了中国品牌在汽车国际顶级赛场上“六年七冠”的全新历史。



赛道外,领克积极推动国内汽车运动文化的发展,并建立起中国首个从职业车手到专业玩家、再到爱好者的完整汽车运动文化体系。



领克是中国汽车运动的领航者,赛事反哺民用的践行者,汽车运动文化的推广者,不仅证明了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和研发方面的进步和创新,推动中国从汽车消费大国迈向汽车文化强国。






领克还是目前唯一在做性能化改装的高端中国品牌,而重度改装用户往往会多次消费、持续升级,是品牌新的利润池。



至于极氪,同样自诞生起就在“安全”和“运动”两个标签上获得了来自用户的认可,更有中国首位F1车手周冠宇,担任极氪001的首席操控官;前F1世界冠军莱科宁担任极氪001 FR的首席性能顾问。



手握极氪001 FR这样的顶级超跑车型,更是印证了其业内领先的操控能力。



而上述诸多的闪耀时刻,还只是今天文章两位主角荣誉簿上很小的一个部分。作为旁观者,我们有十足的理由相信,极氪、领克的整合,会给品牌层面带来巨大的能量,让其变成“极氪科技集团”身处豪华车市场开疆扩土的最大利器。



另外,还想点出的是,与行业内其它“挣扎求存”的整合不同,此次整合更像当初吉利海外并购,是对市场和行业趋势的预判,是整体品牌再“向上”的主动调整。



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全产业链协同,极氪、领克整合不仅为了降本增效,避免竞争只是第一步,用更清晰的身份表达“中国豪华品牌”才是最为关键的核心任务。






而整合后的“年产销百万级”的目标,加之两个品牌在豪华车市场的占位,对于整个吉利控股新能源业务的牵引效果同样清晰可见。



20万元的板块交给银河,20万元以上交给“极氪科技集团”,共同开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决战”。



写到这里,文章渐渐临近尾声,最后想要搬出今年《台州宣言》中的一段输出:“吉利将通过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等五大举措,聚焦汽车主业,布局科技生态,提升竞争力,稳中求进,推动让世界充满吉利的企业使命早日实现。”



话说的光是漂亮没用,关键还是去做。



从目前的节奏来看,上述一项项计划都在按部就班的落地。而今年年初,吉利表示将打造“新能源时代的大众”。顺势,“极氪科技集团”所肩负的使命,正如奥迪品牌在大众集团内的战略意义。



不过,略显差异的是,在同一个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下,极氪与领克形成“双子星”互补与延伸,相互区隔又深度协同的品牌调性,总感觉更像是新能源时代的奔驰、宝马。



二者相加,无疑创造出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让“中国需要更多属于自己的BBA”的夙愿,距离实现变得不再遥远。



我们也期待这棵参天大树,赶紧开花结果、枝繁叶茂……



|崔力文|

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车迷沙龙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主贴被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