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车迷沙龙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抗衡中国EV电池的日本人
送交者: MMPPKK[♂☆★★宇宙超级导师★★☆♂] 于 2024-11-07 6:49 已读 2413 次  

MMPPKK的个人频道

FREYR Battery首席战略官川口龙太(奥斯陆,摄影:小园雅之)

 

     经济安全保障的最前线在北欧。挪威首都奥斯陆。在中国掌握着全球市场7成份额的纯电动汽车(EV)电池领域,出现了一家挑战霸权的企业。虽然这家企业的经营者和资本都来自欧美,但最核心的技术部门则由日本人掌管。

 

      “不能使量产时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吗?”“制造设备的交付时间是什么时候?”FREYR Battery是一家成立6年的新兴电池制造商。该公司首席战略官川口龙太(50岁)掌管着从产品开发到量产的全过程。

 

      川口龙太是曾在日产汽车等开发过EV电池的电池专业技术人员。2020年加入FREYR后,和另一位日本高管一同与合作伙伴展开谈判等,奔波于世界各地。可以说川口龙太是电池制造方面的“军师”。

 

  成为对抗中国的关键力量

 

      作为EV核心零部件的电池是在经济安全保障方面与半导体相提并论的重要物资。电池对于实现脱碳来说不可或缺,但该市场由中国企业掌控,欧美缺乏实力雄厚的企业。如果中国缩减电池供应,作为各国经济支柱的汽车产业都会难以为继。

 

     主要国家正在竞相通过巨额补贴来吸引和培育电池企业。对于欧美来说,FREYR相当于该领域的候选企业,他们将对抗中国的指导任务交给了川口龙太等日本人。川口龙太称:“将与凭借成本取胜的中国企业展开真正的较量”。

 

      这种情况不只出现在挪威。谢莱夫特奥是一座位于瑞典北部、靠近北极圈的城市。“对失败置之不理的人给我马上辞职”。在该国电池制造商Northvolt,技术部门的核心工作同样由约30名日本人承担。

 

       这些日本人曾经任职的企业都是丰田及索尼集团等引领日本电池产业的企业。他们在工厂负责指导量产所需要的经验技术。在前期投资大、财务情况持续严峻的情况下,终于达到了每月生产40万块电池的水平。

 

      去中国化“特需”使得日本技术人员的价值提高。Northvolt的一位高管透露:“大量日本技术人员分散在世界各地,担负着指导工作”。FREYR首席执行官(CEO)汤姆·詹森也表示:“日本曾在电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要对抗中国,离不开日本人的专业知识”。

 

      中美对立的加剧禅城的全球分裂,造成资本主义的面貌发生变化。企业活动变得与国家安全保障不可分割,在全球化时代锤炼出来的经营之道已无法照搬通用。

 

      企业之前一直将中国视为“世界工厂”,并以此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力。如今,开始面临如何脱离中国的问题。在缺少解决方案的境况中,生存下去的策略是什么?企业陷入摇摆不定的状态。

 

      日本经济新闻9月对日本100家主要企业的社长进行了调查,80%的受访者回答中美对立会使未来的经营“变得困难”或“稍显困难”。5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业务的风险上升。在中国设有工厂的日本企业中,有20%的受访者回答将缩小规模。

 

 

      美国很快将于11月进行总统大选。虽然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对华强硬态度不会改变,但以先进技术领域为中心,“去中国化”并非易事。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总额比上年减少20%。另一方面,EV等电池进口增加了40%。虽然美国通过产业扶持法案来加快电池的国产化进程,但目前处于停滞状态。

 

  新型“人尽其才”

 

      在新秩序中生存下去的线索在于日本技术人员的动向。

 

      日本技术人员所拥有的电池技术未能在日本企业创造出巨大价值。川口龙太的经历就反映了这一点。虽然他在日产参与开发的“聆风”(LEAF)是一款领先竞争对手的EV,但却在与美国特斯拉及中国企业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后来川口龙太跳槽到英国戴森(Dyson),虽然一开始就参与了EV开发计划,但由于看不到盈利前景,短短3年计划就中止了。

  

      但是,在全球化时代被埋没的人才和技术变成了全球经济安全保障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技术人员分散到各个国家,并不等同于“人才外流”这样的消极现象。而是在分裂所产生的新需求下形成的全球性“人尽其才”局面。只有那些不拘泥于传统常识、挖掘组织内外被埋没资源的企业才能生存下去。

 

      FREYR首先要在美国一争高下。将花费数千亿日元建设被称为“Giga Factory”的大型工厂,但仍缺乏量产经验,无法保证成功。川口龙太的使命在于尽快确立在工厂进行大量生产的技术。目前正在从世界各地招揽人才和合作伙伴。

 

      最近,日本技术人员中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反常现象。中国企业的挖人行为一直很盛行,现在却戛然而止。这似乎反映出中国的决心。人才、技术、资金,在逆全球化风险加剧的情况下,如果不主动出击,就无法在新秩序中生存下去。

喜欢MMPPKK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MMPPKK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车迷沙龙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