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六个看似省油实则毁车的小妙招,老司机也中招;太阳会把车子晒坏

送交者: zmna [♀☆★爱车爱美★☆♀] 于 2023-11-28 14:33 已读 1363 次 大字阅读 繁体阅读
吗?暴晒后最怕什么。

不管你是刚买车的新手,还是驾龄十几年的老司机,只要说起省油的话题,总有一群车友会分享他们的各种节油妙招的。这也难怪,只要你开车,油耗问题就会一直伴随着你。即使百公里能多节油0.1L,但对于整体的用车成本来说还是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但在各种省油方式中,你有没有注意到省油操作带来的故障和安全隐患?下面小编就来说说几个捡了西瓜丢了芝麻的“省油技巧”吧。

高挡低速
高挡低转可以说是老司机必备的节油技能,发动机转速低一点确实可以节省不少油耗。但为了达到极限油耗,相当一部分驾驶员将发动机转速压得过低,ECU只能被迫喷出更多的燃油,以保持车辆正常行驶。在长时间低速高浓度喷油的叠加下,机油可能省不了多少,反而在发动机的节气门和活塞处产生了不少积碳。当积碳足够多时,可能会导致发动机怠速不稳等各种问题。


手动版自动启停
众所周知,开启车辆自动启停系统功能,在特定拥堵情况下确实可以省油。很多老司机认为动手能力强,有“歪心思”。当车辆行驶在拥堵路段时,关闭发动机,玩起手动版的自动启停。出发点看似很巧妙,殊不知自动启停功能并不只是帮你关掉发动机启动那么简单。具体来说,自启停车辆在重新启动时,电池、电机、起动器会协同工作,真正达到节油的目的。而普通车型的电池、火花塞、起动机等并未有针对性地加强。在发动机频繁手动启停的冲击下,不仅电池会长时间处于电压不足的状态,而且启动的高强度冲击会加速电池和火花塞的损耗,缩短零部件寿命。况且,没有启停电池的帮助,正常启动发动机时喷出的高浓度燃油,也不一定省油。

空挡滑行
遇到前方红灯和下坡路段,很多老司机有空挡切换滑车的习惯。这群老司机在升级换自动挡车型时,更是延续了这个习惯。事实上,如今很多发动机的电喷技术在挂档滑行时根本不喷油。相反,如果此时将挡位切换到空挡,发动机需要喷油进入“怠速状态”。况且,当红灯变绿、车辆不停车时,怠速、切换前进档时,仍存在转速不匹配的可能。如果经常如此,变速箱内部的金属碎屑肯定不会少。

假节油神器
在油箱盖上贴上“节油卡”,在12V点烟器接口处插上“节油CPU”。很多车主可能一眼就看出是智商税,但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还是很畅销地与上述两款智商税型的相比,市面上还有不少假节油装置。比如那些需要修改发动机油路、电路的节油装置,在正常人看来似乎更专业、更现实。而这类用于油路、电路改装不仅没有产生真正的节油效果,还存在让车辆自燃的安全隐患。对于这种省油流氓,我们必须要加倍小心。

降低燃料标号
燃油标号代表了油品的抗爆震能力。一般情况下,发动机可以兼容较高的燃油标号。不过,对于价格敏感的用户来说,更高的燃油标号也意味着更高的加油成本,而更低的燃油标号则可以节省差价。虽然发动机对燃料标号的极限设置了一定的冗余度,但如果添加的低标号燃料超过了发动机的冗余度,则发动机油缸中的燃烧过程会被打乱,发动机会爆震。轻则造成发动机加速乏力、异常抖动,重则可能造成发动机机械损伤。

车子长时间闲置
不开车绝对是终极节油妙招,类似于“不买省百分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车不是开坏了,而是放坏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车辆长时间停放,电池处于亏电状态。遇到潮湿天气,没有发动机的余温,电路和芯片容易受潮短路,导致电子元件故障。长时间停车还会导致原本附着在发动机缸壁、曲轴等部位的机油慢慢回流到油底壳,再次点燃会导致发动机机械部件干磨损。虽然百分百省油,但如果长时间不开,不仅毁了车,也失去了买车的意义。

总结:
在上述节油操作中,有的可能真的省油了,但其超出正常使用范围的方法也会加速汽车零部件老化,影响使用寿命。在各种SAO操作下,偷偷上升的故障率可能不如油耗的增减更容易被车主感知。但一次上千的保养费用和时间成本,能抵消省下的一点油耗吗?这里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如果真的想省油,与前车保持距离,做好预判,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急加速和急刹车,才是真正的省油之道。最后,有任何关于汽车的问题,欢迎私信或留言评论,我将尽快回复您。


夏天最热的时候已经来了,这几天的气温就像打了鸡血,一路飙升,太阳也越来越毒。大部分车友都知道长时间将车辆暴露在太阳下有害无益,那车上具体哪些会容易晒出问题来呢?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各部件被暴晒的情况。

车身外壳

作为直接被暴晒的部分,车身其实是最不怕晒的。车身主要由钢板、铝合金等材料制成,铁的熔点为1538℃。此外,车身外壳还喷涂了多层油漆,目前的涂装工艺非常复杂和先进,不仅使用了高科技原材料,喷涂后还要在140-160℃的高温下固化,因此没有几个太阳一起晒,连漆都不会晒伤。但时间久了后会加速车漆的老化,从而出现褪色的问题,颜色会逐渐暗淡。

汽车玻璃

玻璃是一种无固定熔点的非晶体材料。当温度达到600-800℃时玻璃就会变软,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玻璃逐渐会变成能流动的状态。因此可以看出玻璃是没办法晒融的,但部分车友可能会说了玻璃同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会不会晒裂呢?其实不然,玻璃厂商早就考虑到了这点,正常的暴晒是无法把玻璃晒裂的,但值得需要注意的是,玻璃暴晒后千万不能用温度较低的水去浇,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可能会让玻璃爆裂。

轮胎

尽管现在轮胎的制作工艺大有进步,大部分的轮胎都加了碳素,但轮胎主体材料依然是橡胶,长期日晒雨淋后会不可避免的老化,出现龟裂掉落的现象,但车友们也无需过于担心,轮胎的老化也不是说晒个几天就不能用了,老化的速度还是非常慢的。但同样和玻璃一样,不能用冷水降温,否则会急剧加速轮胎的老化。

内饰

大家都知道车子在阳光下暴晒后,车内的温度会高得可怕,尤其是黑色内饰的汽车,车内温度甚至能达到八十度以上。对此就有人专门测试了车内的温度。一般来说,夏季暴晒30分钟后车内温度可达50℃。仪表盘表面最高温度甚至可以达到85℃。这个温度会加速所有橡胶制品、真皮的老化速度。

总结:车身、玻璃、轮胎这些并不是被暴晒后关注的重点,汽车内部环境才需要着重了解,特别是真皮材质的部件,经过长时间暴晒后就会变得干巴巴的,变干后就是变脆了,会导致皮革龟裂。此外香水和打火机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东西,夏季应尽量避免这两种东西。


喜欢zmna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zmna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车迷沙龙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主贴被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