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体坛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新华社:悲情人物信兰成
送交者: 137[★☆Rossoneri☆★] 于 2013-08-10 3:29 已读 540 次  

137的个人频道

  新华社记者王镜宇、周洪鹏
  现任国家体育总局篮管中心主任信兰成堪称“悲情人物”。在他两度掌管中国篮球期间噩讯频传。2002年,中国男篮在亚运会决赛中惨遭韩国队逆转,兵败釜山,不久后信兰成黯然离任。北京奥运会后,信兰成回归接替退休的李元伟[微博],2009年亚锦赛决赛中国男篮惨败伊朗折戟天津。在刚刚结束的新一届亚锦赛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男篮爆冷负于主力后卫李学林缺阵的中华台北队,跌出亚洲四强。
  惨痛的失利为何总在信兰成在任期间到来?是“信举国”太背?还是他的思路不对?
  信兰成和他的前任李元伟代表了对于中国篮球发展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和风格。在担任篮管中心主任的5年期间,篮球出身、学者型的李元伟高举职业化的旗帜,对CBA联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力推北极星计划、扩大联赛规模、增加比赛场次、取消升降级,推动联赛快速发展、人气急升。恰恰在那段时间,中国男篮也在姚明的率领下基本保持着亚洲老大、世界前八的水准。信兰成回归之后,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前任的发展思路,试图用限制联赛规模、延长国家队集训时间的方式为中国男篮“提速”。然而,从最近几年中国男篮的战绩看却显然事与愿违。天津亚锦赛惨败、武汉亚锦赛“走钢丝”、伦敦奥运会一败涂地,直至这次在马尼拉,中国男篮被扯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
  为什么中国男篮的节节败退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出现?篮球评论员徐济成认为,中国正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发展方式在改变,但是篮球的很多东西没有变。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转型期,中国篮球的发展必须以民为本、发展职业体育、保护俱乐部投资人的利益。
  CBA联赛发展到今天,投资人和业界人士对于深化改革、扩大规模、联赛实体化的呼声很高,信兰成的“无为”颇受争议。
  不过,也有人认为,战绩不佳的厄运与信兰成屡屡结缘是因为他总是赶上新老交替、人才断档的坏时候。自2009年回归篮管中心之后,他一直在加大投入、花大力气抓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在7月份的U19世青赛上,中国男篮获得第七名,创造历史最佳战绩。此外,U17国青男篮去年获得世青赛第七,U19女篮今年获得世青赛第五,这些成绩得益于长期集训体制和频繁练兵的平台。尽管中国男篮经历了亚锦赛的惨败,一些篮管中心内部人士仍对中国男篮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信主任是“栽树的人”。
  信兰成的悲情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中国男篮的惨败应该由谁买单?中国篮球的发展应以CBA联赛为本、夯实基础还是应重回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长期集训体制?不同的人对于这些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当突如其来的惨败让人联想起中国男足的1:5,中国篮球界的确到了好好思考、深刻总结的时候啦。(完)
喜欢137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137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体坛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