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芯片的“空气”,80%品种无法生产,自给率只有15%

送交者: An4dy [♂☆★★★声望勋衔15★★★☆♂] 于 2024-04-05 7:40 已读 39075 次 大字阅读 繁体阅读

在芯片制造中,需要各种各样的半导体设备,比如光刻机、刻蚀机、等离子注入机、清洗设备等。

而在芯片制造中中,还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比如硅片、靶材等,光刻胶、掩模板等,但其实远不止这些,还有一种被大家称之为“空气”的产品,那就是电子特气。

因为在芯片制造过程中,很多环节是不能暴露在空气环境中进行生产的,需要一些特殊气体参与反应。


这些气体种类非常多,如下图所示,按照不同的工艺流程来划分,又具体涉及到几十种气体,每个制造环节,需要的气体都不一样。


别小看了这些气体,它在整个半导体材料中,占到了13%左右的份额,仅次于硅片的35%,是第二大品类的半导体材料。

但是,这么重要的气体,我们却高度依赖进口。按照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当前芯片制造中所用到的气体,我们能够生产的,大约只有20%左右的种类,足足有80%的品类,我们是无法生产的,只能进口,比如离子注入气、光刻激光气,100%需要进口。

而从总市场来看,目前国内自给率约在15%左右,也就是说85%左右是需要进口的,整个市场都是被日美几大巨头垄断着。


为何在电子特气这一块,我们也自给率严重不足呢?其实这与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一样的,因为它的研究、生产、销售具有资金投入大、技术门槛高、用户认证周期长等特点,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并不是想做就能做,且能做好的。

而我们进入芯片行业就较晚,在进入时,国外的巨头,已经垄断了半导体材料、设备的大部分市场,积累起了资源、市场、技术、专利等。

后来者想要挑战前面的巨头,本来就难很多,再加上这些气体的市场并不大,如果一家企业投入巨额资金来研发,成本都未必收的回,而不投入巨额资金,又未必追得上,所以情况就是这么尴尬。

喜欢An4dy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An4dy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数码家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主贴被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