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没外族入侵?你看抵御外族的是谁就知道了
送交者: yyykc[☆★★★声望勋衔15★★★☆] 于 2025-02-10 0:00 已读 1377 次  

yyykc的个人频道

·执手问年华 6park.com

听说关注我的都发财了!想体验躺赢人生吗?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个关注点个赞,一起走向人生巅峰!

三国鼎立:内乱不止,为何外敌不入?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魏蜀吴三国征战不休,中原大地如同沸腾的热油,战火四起,民不聊生。就在这内乱不止的乱世之中,周边强敌环伺,却为何鲜见外族大举入侵?

一、 北方屏障:曹操的战略与坚守


东汉末年,趁着中原战乱,北方的匈奴、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对中原虎视眈眈。曹操深知“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在平定北方诸侯后,便将目光投向了这些蠢蠢欲动的外敌。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征乌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功击溃乌桓主力,俘获其首领蹋顿。此战不仅解除了北疆的燃眉之急,更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 以柔克刚:孙权的融合与治理

与北方不同,东吴面临的主要外患是南方的山越族。这些山地民族世代居住于此,对中原王朝的统治始终怀有抵触情绪。


孙权深知武力征服并非长久之计,他采取了“软硬兼施”的策略。一方面,以强大的武力震慑山越;另一方面,推行一系列民族融合政策,通过文化和经济手段,逐步将山越族纳入东吴的统治体系。

诸葛恪继承了孙权的策略,他推行的“割粮策”,切断了山越族的粮食供应,迫使他们归顺。这种“釜底抽薪”的战术,既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伤亡,又有效地控制了山越,巩固了东吴的南方边境。


三、 七擒七纵:诸葛亮的智慧与仁义

蜀汉虽然国土面积最小,但南方的蛮族也时常构成威胁。丞相诸葛亮深谙“攻心为上”之道,他认为,只有让蛮族心悦诚服,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在平定南中叛乱的过程中,诸葛亮采取了“七擒孟获”的策略。他七次生擒孟获,又七次释放,以德服人,最终赢得了孟获的真心归顺,也为蜀汉赢得了宝贵的和平发展时间。

四、 辽东雄狮:公孙瓒的勇武与谋略


在三国纷争的乱世中,公孙瓒的名字或许不如曹操、刘备、孙权等人响亮,但他作为镇守辽东的将领,却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守护边疆立下了赫赫战功。

面对匈奴、鲜卑、乌桓等游牧民族的入侵,公孙瓒总是身先士卒,英勇抗敌。他不仅善于运用战术,更注重加强边防建设,训练精兵强将,使得辽东成为抵御外敌入侵的坚固堡垒。


五、 同仇敌忾:三国一致对外的默契

三国时期,虽然魏蜀吴之间争斗不断,但在抵御外族入侵的问题上,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他们深知,外族的威胁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任何内部矛盾都必须为之让路。


无论是曹操北伐乌桓,还是孙权平定山越,亦或是诸葛亮七擒孟获,三国君主都将抵御外敌视为己任,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六、 历史的启示:团结一致,共御外侮


三国时期,外族入侵的威胁始终存在,但最终未能对中原构成致命威胁,这与魏蜀吴三国君主和将领们的英勇抗争密不可分。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只有内部团结一致,才能有效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回望历史,我们更应珍惜今日的和平与安定,铭记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团结一心,共同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本文致力于传播正能量,不涉及任何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协商处理。

喜欢yyykc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yyykc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