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等书纠错:汉武帝时代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是2011年5月1日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雅瑟。我对这部书有所浏览,感到内容可读,有其优点,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错误。
书里有一章是《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的汉朝盛世之君》,作者说:
“汉武帝晚年杀戮太过,颇思悔悟。李广伐匈奴不利,全军覆没,求神仙又不成,又因巫蛊之祸造成父子相残、太子刘据自杀,种种打击使武帝心灰意懒,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颇有悔意。在登泰山、祀明堂之后,武帝在轮台宫殿里下《罪己诏》:……”
分清李广的偏师覆灭和李广利的大军覆没 这段话有两个错误。一个是“李广伐匈奴不利,全军覆没”。其实,在汉武帝晚年,“伐匈奴不利,全军覆没”的是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
汉武帝用人不当,为了让李广利立功封侯而破格任命其为将军,这是以权谋私 ,任人唯亲,为家事而误了国事。
李广利不堪大用。他首次远征西域失败。第二次远征以优势兵力获胜,但是代价惨重。后来他领兵打匈奴,先胜后败,投降了匈奴。 6park.com下图是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李广利。
而李广是汉朝名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唐诗提到的飞将,就是飞将军李广。他是个悲剧人物,他全家都是悲剧人物。 6park.com下图是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李广。
在公元前129年,27岁左右的汉武帝命令四位将军各率万骑,出击匈奴。其中,卫青直捣龙城,获首虏700余级。公孙贺一路无所得、无所失,无功而还。公孙敖一路,损失骑兵7000。
李广一路,全军覆没,李广被俘,后来夺弓掠马逃出。李广、公孙敖因为战败被廷尉提审,按军法当斩,但是在他们两家交付赎金后,只是废为庶人。 几年后,匈奴入侵辽西,杀死太守,并打败镇守渔阳的韩安国。汉武帝重新起用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人敬畏李广的威名,几年内没有骚扰辽西地区。
刚才提到的李广那支偏师的全军覆没,发生在汉武帝的青年时代,不足以使武帝心灰意懒,当时有卫青的主攻部队大获全胜,后来又有霍去病大破匈奴,振奋军心和君心。而让汉武帝晚年颇有悔意的军事失败,只能是李广利大军的覆灭。 轮台诏不叫《罪己诏》,没有轮台宫 我在前面对《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的那段引文中的另一个错误是“武帝在轮台宫殿里下《罪己诏》”。
那是《轮台诏》,又称“轮台诏令”,不叫《罪己诏》。后人判断诏书内容,称之为罪己诏。这是主流看法,此外也有学者认为那不是罪己诏。
当时,汉武帝手下的搜粟都尉桑弘羊等人上奏,请求在西域的轮台驻军屯田。武帝拒绝了,为此颁布《轮台诏》。诏书开头的一句话可以翻译成“有人奏请派兵到轮台去屯田垦荒。轮台在车师以西一千余里……”
《轮台诏》就是以此得名。而不是所谓在轮台宫殿里下诏。汉宫有“轮台宫”吗?我看过那么多资料,这是第一次看到此说。 我用谷歌搜索引擎检索“轮台宫”,只找到6个结果,其中唯一有分量的,是2010年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国文化1000问》的说法,说是"汉武帝静思反省,在轮台宫写下罪己诏"。 这部书的作者是翟文明,不是知名学者。我也顺便给他和这部书纠错。 作为对比,我也检索了甘泉宫和未央宫,各有至少十几页的结果,也就是各有至少100多个结果。倘若真有“轮台宫”,检索结果绝不会只有6个。 我估计,所谓《轮台诏》出自轮台宫之说,是相关作者“想当然”的结果,是“知识不够,想象来凑”。 下面是电视剧《汉武大帝》片尾歌《等待》,提供视频者自称是高清的,其实只有360P。
6park.com贴主:Weiggg于2025_02_07 19:54:20编辑
贴主:Weiggg于2025_02_07 20:03:08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