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毛主席纪念堂,对于中国人民而言,想必没有不知道的。对于去北京旅游的中国人来说,天安门广场绝对是必选旅游目的地之一,看完升国旗后,很多人会来等人民英雄纪念碑南侧的一座建筑旁排队,没错,那里就是毛主席纪念堂。 6park.com
在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首先要保护毛主席遗体,让各界人士吊唁、瞻仰。会议还作出决定,从国务院和北京市有关部门抽调16名干部和专家,成立保护毛主席遗体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让全国各族人民瞻仰主席遗容,需要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保护,时间是15天左右,为此中央办公厅把当时的卫生部部长刘湘屏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组党支部书记徐静带到了中南海。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徐静没有立即作出答复,因为这次任务跟他们在学校里处理尸体标本完全不一样,在学校里他们只要求尸体不腐烂,对皮肤、颜色、面容、体态都没有过多要求。
徐静(中穿红衣者) 6park.com为此,徐静提出三个要求:
一、需要回院和同行专家们共同研究方案;
二、看看毛主席遗体;
三,需要一点时间,准备必要的器械、药品。
对于徐静的三个要求,中央办公厅的领导表示同意。
随后,刘湘屏和徐静在带领下走进了毛主席的卧室。室内光线很暗,室温很低。
毛主席仰卧在大床的中央,身上从头到脚蒙着一条白色的毛巾被。
徐静缓缓地走近床边,从侧面掀开毛巾被,仔细察看毛主席遗体。她粗略计算了一下毛主席的身高,仔细观察了皮肤有无损伤,而后又轻轻地触摸皮肤的弹性,轻轻活动一下关节。然后,重新盖好毛巾被。
从中南海出来后,徐静随即向医科院领导做了汇报,院领导通过研究决定,组成以徐静为首的三人小组负责这件事情。小组迅速行动,进一步商讨毛主席遗体初期防腐的方案。
当天10点,徐静等人携带药品、器械再次来到中南海,向中央领导进行汇报。
在毛主席卧室旁边一间大会议室里很多中央领导同志正在开会,徐静等人来了以后,向中央领导谈了对遗体保护的方案、效果以及实施的办法,并对中央领导提出的问题一一地作了简单扼要地回答。
有人提出这个方案有多大把握?徐静表示,这次任务跟在学校里做标本完全不一样,以前也没有做过,只能努力去探索。
徐静表达过自己的意见后,华国锋同志对他们说:“长期保护好毛主席遗体,世世代代让人民群众瞻仰,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你们完成好这项任务,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就按你们的方案办。” 6park.com
6park.com
方案确定后,徐静等人迅速开始实施,他们首先把毛主席的卫生间进行彻底的清洁打扫和消毒,作为工作场地。又临时找来的尸体台,摆放在房间的中央,以便于在四周操作。
徐静等人顾不得吃饭,就急促地对毛主席遗体实施防腐处理,他们紧密配合,边处理边商量。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终于顺利地完成了全过程。
防腐处理做完后,一直到10日深夜,他们一直守候在遗体旁,仔细地观察着遗体的细微变化,为长期保存做好原始记录。
10日下午,他们重新量了毛主席遗体的尺寸。红都服装厂的师傅们很快赶制出了两套中山装,一套厚一点的深灰色,一套薄一点的浅灰色。
理发师小周为毛主席重新梳理好头发,北京医院病理科马燕龙技师为主席作了细致的化妆整容。
之后,中央领导决定,从1976年9月11日至17日,毛主席的遗体移进人民大会堂,在这里进行吊唁、瞻仰活动。 6park.com
6park.com
9月11日凌晨3时20分,华国锋等中央领导同志护送毛主席遗体来到人民大会堂。
9月11日上午10时,吊唁活动正式开始。成千上万的人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悲壮的哀乐声中,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遗体前肃立、默哀,缓缓走过伟人身边。
吊唁活动的第一天,棺罩未来得及罩上,毛主席的遗体是敞放着的,大厅的温度保持在15℃以下。
但是,川流不息的瞻仰人群使室内温度居高不下。军乐队演奏一直没停,铜管乐器中一直喷出热气,再加上大厅里的灯光很强,也在散发着热量。这让在场的防腐专家很紧张。
经过研究,他们建议撤除乐队的现场演奏,改为播放哀乐,并控制灯光总量,主要保证毛主席遗体顶上的那盏大灯,并加盖有机玻璃棺罩。
1976年9月17日,历时一周的悼念活动结束。 6park.com
6park.com
第三、从悼念活动结束到毛主席纪念堂建成这一段时间毛主席的遗体是如何保存的?1、遗体防腐
从人民大会堂的吊唁活动结束,到毛主席纪念堂建成的这段时间里,毛主席遗体放在哪里?怎样继续进行保护?这个问题一直是中央领导关心的事情。
追悼大会结束后,中央决定将毛主席的遗体转移到一个代号为“769”的地方。
“769”保护室是一处外人无从知晓的地下防空工事。9月20日凌晨3时50分,毛主席遗体进入地下室后,立即在严格隔离的状态下,被移进抽去氧气的钛棺内,进行液态保存。
在毛主席纪念堂落成之前,毛主席的遗体会一直安放在这里。
为了永久保存毛主席遗体,我国还派出了有关专家到越南学习胡志明遗体的保存方法。
除此之外,中央请来全国各地各方面的专家成立了“遗体保护组”,开会研究方案。
在会议上,专家们先后提出了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液态保存。
这种做法是当时世界上比较通行且可靠的做法,也是各大医学院为保存尸体标本所采取的方法。
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毛主席遗容是供广大人民群众瞻仰的,如果将毛主席的遗体浸泡在水中,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不了。
第二个方案:气态保存。
这种方案会最大限度的保存遗体的整体面貌,缺点是,防干保水工作一旦做不好,就会导致遗体变干、变形、变色。
因此以上两种方案都不是最佳方案,最后,遗体保护组的专家们在毫无借鉴的情况下,反复进行周密探讨和科学论证,终于创造性地将气态和液态两种方法巧妙结合,将两者的长处集合一体。
除了化学的保护措施外,还辅助以物理的、光学的等综合保护措施,并对遗体进行彩色配光整容,使瞻仰者看不到光源又能看到水晶格内通体明亮,仰卧其中的毛主席安详端庄,面部红润,栩栩如生,仿佛正在熟睡。 6park.com
6park.com
2、水晶棺制作
早在毛主席逝世的第二天,中央领导同志就作出指示:要尽快组织力量研制一个世界一流的水晶棺。棺体要庄重大方、气魄雄伟,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如地震、战争、破坏、损耗等,要有可靠的措施。为此中央还专门成立了水晶棺小组。
水晶棺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工程。
在外观上,要庄重大方,气魄雄伟,而且要有很高的清晰度,使人们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毛主席的遗容。
在材质上,必须是名副其实的水晶棺,坚固耐用,防震防破坏。
棺内要符合遗体保护要求,低温隔氧、保湿防干、净化无尘。
中央的规定,必须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以前完成,可以说时间非常紧迫。
为确保水晶棺的质量,国家地质总局选定由全国最好的江苏省东海县承担水晶提供。
东海县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水晶矿产地,水晶质量位居全国第一,东海水晶的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9.99%,在世界上都罕见。
毛主席水晶棺质量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无任何杂质,而且每平方米的气泡不能超过2个。
当时,东海县的水晶库存不足,但为了圆满完成任务,东海县把各公社、各大队全部动员了起来,寻找优质水晶。
其中,东海县房山镇芝麻大队党支部书记周克友和7名党支部委员带领第四生产队全体社员日夜苦战,终于采到了大批优质水晶,其中一块竟达400多公斤。
据统计,从1976年9月到当年底,东海人民先后6次共提供了52吨吨优质天然水晶。 6park.com
6park.com
水晶棺的棺座是济南花岗石厂的工人精心制作的,从1976年12月17日接到任务后,济南花岗石厂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对各道工序进行了专门研究,在会上提出了“早起三点半,工地三顿饭,白天打突击,晚上搞夜战”的口号,后勤医疗人员随时在厂里待命。
为了选择优质泰山青花岗石,采石四组的全体职工不怕苦,不怕累。终于开采到质量最好的泰山青花岗石料。
他们用10天时间,开采出200多立方料石,从中采集了60块小样,精选出了一块7立方米的优质泰山青花岗石。
在采石过程中,为了确保料石的安全,工人们不打眼,不放炮,硬是一锹一镐地挖出来,有时连铁锹也不用,而是用双手一点一点地扒。
最终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他们做出的水晶棺底座以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两倍,圆满完成任务。
1977年8月,在北京605厂正式完成了水晶棺的整体组装。 6park.com
技术人员集中组装水晶棺 6park.com
第四,毛主席纪念堂的选址方案有30多个,为何最后选在天安门广场?1976年10月8日,党中央就做出了关于建立毛主席纪念堂的决定,并设立了一个“毛主席纪念堂设计小组”,为毛主席纪念堂选址。
设计小组从1976年9月14日开始,便在全北京范围内寻找合适的地方,他们先后对天安门广场、中南海、香山、景山、北海等地点作了重点调查研究。两个月后,作出了三十多个备选方案。
在这三十多个方案中,有几个曾被列为重点,但后来都被否定了。 6park.com
6park.com
一、天安门北的方案
该方建议将毛主席纪念堂建在端门的位置。
优点:拆房少,周围树木繁茂,可以利用。
缺点:前面有天安门,四周古建筑分布密集,人民群众看不到。
二、中南海方案
该方案建议建在中南海里。
优点:环境好,又是以前毛主席经常住的地方。
缺点:中南海是中央领导办公的场所,纪念堂一旦建成,会有成千上万人来瞻仰,会影响中央领导办公。
三、香山方案
该方案建议建在香山双清别墅边上。
优点:环境优雅,又是建国前毛主席在此指挥全国作战的地方。
缺点:地处远郊,距离远不方便瞻仰。
除此之外还包括很多方案都因缺点明显而不被考虑,比如景山方案、十三陵方案等。
最终毛主席纪念堂的选址定在了天安门广场。这主要考虑纪念堂和天安门城楼遥遥相对,四周的高大建筑如同众星捧月,就会突出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伟大形象。
经过研究,决定毛主席纪念堂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正阳门等距离各200米的位置上。 6park.com
6park.com
1976年11月24日,毛主席纪念堂奠基典礼在天安门广场上隆重举行。
工地上竖立着毛主席的巨幅彩色画像,画像正对面是84米长的巨型横标,上面用醒目的大字写着“热烈拥护中央关于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莫基”。
下午4点10分,华国锋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工地,为毛主席纪念堂奠基。
他们一律穿着绿色的军大衣,在工地边站成一长排。北京市委书记吴德宣布奠基仪式开始后,华国锋同志发表了讲话。
讲话结束后,中央领导同志依次走到奠基石旁,挥锹盖土。 6park.com
6park.com
奠基仪式结束后,建筑工人精神抖擞地来到天安门城楼前,对着毛主席巨幅画像宣誓:“毛主席啊,毛主席,我们要让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早日瞻仰您的遗容,让子孙万代永远铭记您与日月同辉的丰功伟绩。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为您建造纪念堂……”
听说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全国上下积极响应。毛主席纪念堂刚刚开始破土动工,全国29个省市就捐献出自己最具特色的物产,北京上百万市民自愿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报纸整版整版地对它进行报道,赞美它壮丽辉煌、庄严肃穆,是无愧于时代的一座伟大建筑。
经过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在建筑工人的加班加点的辛勤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占地72公顷,总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的毛主席纪念堂于1977年5月27日落成。
1977年8月18日,制作好的水晶棺在车队的护卫下运至毛主席纪念堂南门口。64位小伙子组成方阵,喊着号子,将水晶棺移进了毛主席纪念堂瞻仰大厅。 6park.com
工作人员将水晶棺移进了毛主席纪念堂 6park.com
一切调试就绪,只等毛主席遗体移入纪念堂。
1977年8月20日凌晨1时40分,运载毛主席遗体的车辆从“769”出发,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顺利地抵达了毛主席纪念堂。
至此,经历了近一年的时间,毛主席的遗体终于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前的日子里,安详地躺在了纪念堂里。
曾经,毛主席纪念堂还要凭票瞻仰,如今,毛主席纪念堂已免费开放,来北京旅游人们,除了看升旗以外,也都会将瞻仰毛主席遗容作为出行的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