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希腊计划:俄国的野心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5-01-25 21:30 已读 1308 次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1779年4月27日,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大公夫人生下一个儿子。叶卡捷琳娜大帝和波将金为其取名为康斯坦丁,并打算在消灭奥斯曼帝国之后让康斯坦丁当君士坦丁堡的皇帝。[1]两年前大公夫人已经为俄罗斯帝国生下了一个继承人,即叶卡捷琳娜大帝的长孙,亚历山大大公。现在玛丽亚又生下了希腊人的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

波将金运用古典历史、东正教信仰和他自己的浪漫想象,创建了一个新的文化项目、一套地缘政治体系和一轮宣传攻势。它们是三位一体的,即“希腊计划”:征服君士坦丁堡,让康斯坦丁大公登上它的宝座。叶卡捷琳娜大帝给康斯坦丁雇用了一位名叫海伦的希腊保姆,并坚持让他学希腊语。【7】在18世纪80年代,波将金亲自推动大公的希腊教育。他写信给女皇,谈到要改变亚历山大和康斯坦丁的课程:“我想提醒你,在学习语言的时候,希腊语是头等重要的,因为它是其他所有语言的基础……你说让他们读拉丁文版本的《福音书》,其实希腊文更合适,因为《福音书》的原文是希腊文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在这封信的底部批示:“照你说的办。”【8】


波将金,女皇的情人和宠臣

我们不知道他俩具体是在什么时间开始讨论古典的辉煌和复兴拜占庭的计划,但显然是在他俩刚开始热恋的时候。(那时叶卡捷琳娜大帝逗弄他,说他是“邪教徒”。这是土耳其人对异教徒的称呼。)叶卡捷琳娜大帝对“希腊计划”的古怪成分(有想象,也有历史和务实的元素)一定印象深刻。波将金很适合“希腊计划”,它是为他而诞生的。他对拜占庭东正教的历史和神学的知识非常渊博。叶卡捷琳娜大帝和波将金与那个时代绝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一样,从小学习古典文化,从塔西佗到普鲁塔克都读过(所以波将金的一个绰号是亚西比德)。不过他懂希腊文,而她不懂。他经常让人为他朗诵古典时代历史学家的著作,他的图书馆收藏了大量这样的著作。18世纪对古典文化热情洋溢的人们不仅仅阅读相关的书,还想效仿古人。他们营造古希腊和古罗马风格的建筑。[2]现在波将金要把自己培养成奥斯曼问题的专家。

俄国人对希腊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趣并不新鲜。自君士坦丁堡(俄国人一直称之为沙皇格勒,意思是恺撒之城)陷落以来,莫斯科大公国的宣传机器一直宣扬俄罗斯是“第三罗马”。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娶了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亚·帕里奥洛格斯。他的都主教赞誉他为“新的君士坦丁堡,即莫斯科的新皇帝”。伊凡三世还开始采用“恺撒”的头衔,这个词在俄语中变成“沙皇”。后来伊凡雷帝正式将俄国统治者的头衔改为“沙皇”。在16世纪,僧人菲罗费指出:“两个罗马已经陷落,但第三罗马仍然屹立,将来不会有第四个。”【9】不过新古典主义的金碧辉煌,宗教、文化与政治的三位一体,务实层面的俄奥联盟,以及具体的瓜分奥斯曼帝国的计划,都是波将金的构想。他的才能不仅在于冲动地构想,他还有充分的耐心和本能去实现这些构想。自从掌权以来他就一直幻想着拜占庭。他花了六年时间才绕过亲普鲁士的帕宁。


伊凡三世


索菲亚·帕里奥洛格斯

早在1775年,叶卡捷琳娜大帝和波将金在莫斯科庆祝战胜土耳其人的时候,公爵就结交了希腊僧人尤金尼奥斯·伏尔加里斯,他会为“希腊计划”提供东正教神学的支持。1775年9月9日,叶卡捷琳娜大帝听取波将金的建议,任命伏尔加里斯为赫尔松和斯洛维扬斯克[3]的首任大主教。这两座城市此时还不存在。赫尔松得名自古希腊城市克森尼索[4],它是俄国东正教的诞生地。不过此时的赫尔松还只是波将金的狂热想象中的一个希腊名字。

叶卡捷琳娜大帝任命伏尔加里斯的诏书可能是波将金起草的,里面说俄国东正教的起源是希腊(这种说法可以商榷)。波将金成为女皇男宠后的最早举措之一就是建立一座古希腊式的体育馆,并任命伏尔加里斯为馆长。波将金试图让他的希腊大正教成为他的“赫西俄德、斯特拉波[5]和金口[6]”,撰写一部该地区的历史,“挖掘隐藏的过去……”,从而展现古代斯基泰人[7]和希腊-斯拉夫人之间的联系。伏尔加里斯始终没有写出这样一部史书,但翻译了维吉尔的《农事诗》,并将这部译著献给波将金,“最崇高、最显赫的热爱希腊的公爵”,还附上一首歌颂第聂伯河新雅典城的颂歌。这首诗的末尾是:“曾经的希腊在这里再度浮现;你,著名的公爵,赢得光荣的胜利。”【10】波将金的“希腊计划”的目标是在黑海周边建立起一个新的拜占庭帝国,复兴希腊文明。上述的工作只是这个宏伟计划的一部分。

要理解女皇与波将金合作的方式,不妨了解一下“希腊计划”的起源。叶卡捷琳娜大帝那位平步青云的秘书亚历山大·别兹博罗德科在1780年起草了《政治事务笔记》,阐述了“希腊计划”,所以有人说这个计划是他的创意。这就误解了制定俄国外交政策的三人之间的关系。

波将金在别兹博罗德科来到圣彼得堡之前就已经构想了“希腊计划”,这从波将金的书信与对话、他对伏尔加里斯的庇护提携、康斯坦丁大公的名字和1778年建立赫尔松都可以看得出来。别兹博罗德科的《政治事务笔记》是“希腊计划”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基于对10世纪中叶以来拜占庭–奥斯曼–俄国关系的阐述。《政治事务笔记》显然是叶卡捷琳娜大帝和波将金命令别兹博罗德科撰写的。别兹博罗德科给1781年俄奥条约撰写的草稿能够揭示这三人是如何合作的:秘书在每页纸的右半部分写字,然后波将金用铅笔在左半部分修改,并将修改稿呈送给叶卡捷琳娜大帝。创意是波将金的,但落笔起草是别兹博罗德科的任务。所以波将金去世后别兹博罗德科的那句话非常真实:波将金擅长“构想计划,却要别人去执行”。【11】

别兹博罗德科是个“笨手笨脚、小丑一般、粗心大意”的乌克兰青年,厚嘴唇,眼睛鼓鼓囊囊,走路跌跌撞撞,袜子在脚踝处耷拉着,步态像大象。但如塞居尔伯爵所说,别兹博罗德科“皮囊粗笨,头脑却极精明”。传说别兹博罗德科喜欢定期在圣彼得堡的红灯区狂欢。他经常一连三十六个钟头不见踪影。意大利歌剧歌手为他的后宫输送年轻的意大利姑娘。他包养女高音歌手达维亚,每个月给她8000卢布,而她忘恩负义,无数次背叛他。“尽管他的装束富丽堂皇,看上去却总是像是刚刚结束狂欢”。也许的确如此。

有一次他醉醺醺地回到家,发现女皇紧急召见他。在宫中,叶卡捷琳娜大帝索要他之前答应呈送的一份文件。别兹博罗德科取出一张纸,宣读了一份措辞优美的圣旨。叶卡捷琳娜大帝向他道谢,然后索要那份文件。他交出的却是一张白纸,然后噗通一声跪下。原来他忘记了起草文件,刚才是急中生智、临时拼凑。女皇原谅了他。他性格独立,聪明绝顶,头脑极其精确和敏感。他起初是波将金的门客,后来成为他的政治盟友,不过他和波将金的敌人,比如沃龙佐夫家族,也是朋友。他在给波将金的信里表达了对波将金的提携的感激,这说明公爵始终是他的上级。【12】别兹博罗德科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波将金一直待我很好,我也没有辜负他,我为他的私事花的时间和为欧洲国际事务花的时间一样多。”【13】

波将金还与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大臣们合作,比如元老院主席维亚泽姆斯基和商务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沃龙佐夫(谢苗·沃龙佐夫的兄弟)。波将金因为擅长巧妙的政治密谋而闻名,他蔑视传统的宫廷政治。他对大臣们,尤其是沃龙佐夫,“极其鄙视”,还告诉哈里斯,“即便他能除掉这些大臣,也找不到更好的人来填充空缺”。【14】别兹博罗德科似乎是唯一得到波将金尊重的大臣。波将金自豪地告诉叶卡捷琳娜大帝,他从来没有企图在圣彼得堡建立自己的朋党。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女皇的夫君,而不是假公济私的政客或区区一个宠臣。他的朋党只有两个人,除了他自己就是叶卡捷琳娜大帝。


叶卡捷琳娜大帝

[1]俄语的“康斯坦丁”相当于“君士坦丁”。

[2]就连波将金的贴身男仆扎哈尔·康斯坦丁诺夫也是希腊人。(作者注)

[3] 斯罗维扬斯克就是今天乌克兰南部的城市尼科波尔

[4]克森尼索是约前6世纪古希腊人在克里米亚半岛西南部建立的殖民地,在今天的塞瓦斯托波尔郊外。“克森尼索”在希腊文中的意思就是“半岛”,今天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作者注)

[5] 斯特拉波(公元前约64或前63—公元约24)是生活在小亚细亚的希腊地理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游历甚广,著有《地理学》。他所在的时代正逢罗马共和国转型为帝国。

[6] “金口”可能指罗马帝国时期的希腊演说家、作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金口狄奥(约40—约115),或金口圣约翰(约349—407),君士坦丁堡大主教,重要的基督教早期教父,以讲道和演说闻名。

[7]斯基泰人(Scythians)是古代的一个伊朗语族游牧民族,于公元前9—前8世纪从中亚迁移至今天的乌克兰和俄罗斯南部,在那里生活到公元前3世纪。斯基泰人善于养马,精通骑射,曾对高加索、小亚细亚、亚美尼亚、米底以及亚述帝国大举入侵;其后逐渐衰落,分为众多部落,于公元前3—前2世纪被萨尔马提亚人征服,余部在公元3世纪被哥特人打垮,最终被周边的各民族同化,直至消亡。

本文节选自:
叶卡捷琳娜大帝与波将金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俄国史诗,包罗了情欲、爱情、权势、征服以及放纵的元素。叶卡捷琳娜和波将金之间不仅有爱情,而且他们还可能是所有政治情侣中最成功的一对。在这本联合传记中,所有人物的描写都基于最新解密的历史档案材料,这使得本书能牢牢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她是一位德意志的小公主,14岁那年在一场政治婚姻中嫁给了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彼得罗夫娜的外甥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但他们之间根本没有爱情。然后,她却有着与生俱来的超凡魅力、热情以及卓越的政治才能。他,是聪明绝顶的政客、战略家,同时也是性情古怪、放荡不羁的征服者。他性情狂放,却对自己的政治生涯有着极高的追求,因此他也成为她一生的挚爱。他们私下结婚并成最好的朋友以及一生的恋人,联合统治俄国近35年。直到今天他们的故事还被人津津乐道。

作者简介  · · · · · ·



[英]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荣获多项大奖的历史学家,其著作已被翻译成四十余种语言。《叶卡捷琳娜大帝与波将金》入选塞缪尔·约翰逊奖、达夫·库珀奖和马什传记奖的短名单;Stalin: The Court of the Red Tsar获得英国图书奖年度历史著作奖;《青年斯大林》获得英国科斯塔传记奖、美国《洛杉矶时报》传记奖、法国政治传记大奖和奥地利克莱斯基政治文学奖;《耶路撒冷三千年》获得文津图书奖和美国犹太图书理事会“年度好书”;《罗曼诺夫皇朝》入选《纽约时报》十大好书榜单,并荣获意大利“卢皮凯亚·德尔·特里奇奥文学奖”(Lupicaia del Terriccio Literature Prize)。他的作品还包括得到高度赞扬的“莫斯科三部曲”(小说):《萨申卡》、Red Sky at Noon 和One Night in Winter(荣获英国年度政治小说奖)。他为BBC撰写并主持了五部电视纪录片,涉及伊斯坦布尔、耶路撒冷、罗马、西班牙和维也纳的历史。他的多部作品将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更多信息见www.simonsebagmontefiore.com。

延伸阅读:

罗曼诺夫皇朝:




一个关于二十位沙皇与女皇的扣人心弦的故事,其中有的是天才,有的是疯子,但他们全都受到神圣独裁统治和帝国野心的激励。

一部关于胜利与悲剧、爱情与死亡的引 人入胜之书,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对权力的研究,也是对那个至今仍影响着俄罗斯的帝国的生动描绘。

俄罗斯的罗曼诺夫皇朝是近代最成功的皇朝,统治了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一个家族如何将一个惨遭战火蹂躏的公国变成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他们又如何丧失了这个帝国?本书讲述的就是罗曼诺夫皇朝在1613年至1918年这300多年间的历史。畅销书《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在这部最新著作中,利用大量新开放的档案,尤其是书信,扣人心弦地向读者讲述了这个拥有不可估量的力量又残暴无情的王朝的兴衰。

热爱一切long ago和far away的东西

我的新浪微博、小红书:陆大鹏Hans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