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 ![]() | |||
回答: 见内 由 Basileus 于 2016-03-08 16:04 2. 关于军饷,我个人没有太充分的研究过,可能只是愚见吧。按照大明末期几百万两辽饷来看,维持一支数万有战斗力的军队还是有可能的。对比小几十年之前的万历援朝战争,前后战战和和打了七八年,日军可是光陆军在巅峰期就有差不多20万人(应该包括后勤人员)。当时日军共有9个军团(其中第九军团并未登陆朝鲜),每个军团参战的大名及其兵力都有详细记载,应该算准确。这还不算更为烧钱的海军。日军虽然没有成规模的骑兵参战,但是却爆出了大量的铁炮和战船,尤其是九鬼家造的5艘可载数百人的大型铁甲船。不仅如此,在日本本土还有十几万预备队(主要是德川家,上杉家,伊达家,佐竹家等)没有直接参战-丰臣秀吉也没让这些人闲着,打发他们建了巨型城市伏见城。明军与日军对峙多年,应该说是形势越来越好。从鸭绿江边逐渐平推到朝鲜南部,最后日军只有几个相互孤立的据点拒守。此战明朝似乎也没有花多少钱,按 龙战三千里的说法,内币+户部的总支出在800万两左右,这也才是辽饷一年的花销。战后不久日本还有实力打规模不小的内战。明朝的领土资源和人口都远超日本,只要不是贪腐和制度性弊病到了绝对令人发指无可救药的成都,维持数万人的精兵应该还是可能的。 战斗力方面 我个人倾向于吴三桂的正派辽东铁骑 和 八旗军战斗力相当。本来双方互有数次交手,谁都没能漂亮的歼灭对方。而且在二十年后吴三桂的叛乱上来看,其部队的战斗力是在八旗军之上的(毕竟吴三桂初期不断的胜利,而且清军的数量和补给都要优于吴军;而且这时候吴的嫡系人才大都老了。。)。这其实间接说明吴的部队战斗力很强(在清朝入关之前应该更强)。 3 包括遵永大捷等的这些战役细节我还要好好查一下资料。整理好了估计发一个主题帖讨论一下。 后来看了一下,好像皇太极最后弹劾阿敏的时候,就包括其进攻朝鲜试图自立而谋反的大逆在里面。维基百科里面有相关描述,一时半会不好找原始史料,这些资料会在以后一并研究给出。 | |||
![]() ![]() |
|||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