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 |||
蒋介石这个家伙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1912年大清灭亡,到1928年国民政府统一,17年上演了多少闹剧, 又横空出世了多少英雄人物!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蒋介石是迟到者,1924年才担任黄埔军校校长。 中国近代史上有多少军校校长?有几个千古纷纭不休?1926年7月出师北伐,1928年年底完成表面统一, 这个确实牛的了不得。 1930年中原大战胜利,国民党内实际没有人能够和蒋介石竞争大位。 凭良心说,你没法不佩服蒋介石。冯玉祥、李宗仁、阎锡山、李济深、张学良都是极有能力的人物, 让蒋介石收拾的灰头土脸。 蒋介石是一个极有战略思维的人物。这句话好像是周恩来讲的。 蒋介石的缺点是对日本入侵中国的影响的认识不够,蒋介石的缺点是斗不过毛**。 我们看蒋介石的讲话, 他不是不知道该抗日。蒋介石是一个独裁者,独裁就是把国家看成自己的,谁会让自己的财产让给别人? 我们知道,“***”事变的爆发是日本关东军擅自发起的,日本政府和大本营并不支持。1937年的七七事变也有一定偶然性, 当然中日肯定必有一战。 日本进行扩张的战略终极目标并不都是中国,日本的目标是以日本本土为核心,向四面扩张。 从掠夺资源的角度看,日本的目标是建立满蒙(东北和内外蒙古)基地向西伯利亚和东南亚扩张。 七七事变后,日本已经深深陷入了中国战场,但仍然对南下还是北上进行争论。 日本不是傻逼,他为什么在开辟中国战场后又开辟太平洋战场?原因就是,日本的根本战略不是中国而是太平洋和西伯利亚。 为什么?原因是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经济落后,没有过多的剩余物资可供掠夺而有复杂的管理和抵抗。 比如说,随便让我们中国挑一个地方扩张,我们也要中东(那地方有石油)或者西伯利亚(那地方人口稀少) 或者新加坡(那是咽喉要道)或者西欧(那地方富庶),估计我们不喜欢印度、孟加拉、尼日利亚什么的,没多少油水, 人口还多。抗战时期,日本多次想和蒋介石达成协议目的是从中国脱身,但蒋介石最后不同意的原因就是抱住了美国的大腿。 只要美国和日本玩真的,日本没有胜利的希望。日本军阀确实有些发疯。 蒋介石和日本政界要人的交往很深,孙中山更是经常常驻日本,国民党对日本战略的理解应该不比共产党弱。 蒋介石应该知道日本的大体战略,所以采取了“拖延”的战略,他的方略是依靠美国支持抗战。 蒋介石在“等”日本和美国开展。 蒋介石的战略是“拖”和“等”。从实际结果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向与蒋介石的判断大体相同。 | |||
|
|||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