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来源于宋朝瓷器大量出口。
对于“China”这一名称的来源和词义,在学术界一直是众说纷纭、各执其词,目前所见到的几种说法是:“瓷”、“秦”、“茶”、“丝”、“粳”和“苗语”说。 文人尤其是外族文人总要把China这个词掰到别的地方去,但解释不了为何China这个国名跟英文瓷器是一个词。事实是文人的胡掰否认不了虽然瓷器全世界很早都会造,但在宋朝时中国造得最好,那就是当时的最高科技,宋人把泥巴做成精美的瓷器,出口了上千万件到世界各国,为中国赢来China的国名。在这个世界上英国没能用创新赢得国名,美国也没能用创新赢得国名,能用创新赢得国名的在世界上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在宋代,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走向兴盛,2007年打捞上来的“南海一号”沉船让我们仿佛欣赏到了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的历史风貌,以及古老的木船下水仪式,神奇的水密隔舱和阿拉伯文化在中国东南沿海历史遗存的别样风情。 据了解,“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沉没于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海下沉船中,船体最大、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2007年12月22日整体打捞出水。有专家推测,当时这艘古船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地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 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南海一号》重现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商人云集福建省泉州市摆摊设点,销售各种商品,包括丝绸、布匹、茶叶、瓷器等的商贸往来盛况。特别是在泉州德化拍摄的制瓷工艺片,工人们赤膊上阵,搅动水池里的瓷浆,身穿旧时长袍马褂的搬瓷坯工人,扛着一整排的瓷碗送往修坯工棚,仿若穿越时空,重回宋代泉州。 根据“南海一号”古沉船和其他大量的考古证明,宋代大量瓷器出口到国外,当时每年青瓷出口量达1000多万件。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说:“从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沿海,都有青瓷的轨迹。南宋时期达到了瓷器出口的鼎盛时期,据史料描述,当时福建龙泉“窑群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往返穿梭,日夜繁忙。”是著名的宋代瓷都。 宋代时期,我国的瓷器大批量出口,不但传扬了我国精湛的瓷器技艺,彰显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还为当时的国家带来大量的财富,大量白银源源不断的从世界各地流入中国,中国仿佛成了一个聚宝盆,拥有者超强的吸金能力。甚至有人分析到,是瓷器的出口引起了清末的鸦片战争,因为外国人想用倾销鸦片的方式换回大量流失的白银黄金啊!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但它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唐宋时代我国瓷器出口的繁荣。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1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5 银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