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为啥多跑1万公里也要把牛肉便宜卖到中国?其实,并非大伙所说的欠债肉偿,根本原因是海运可以蹭洋流和季风,把陆运摁在地上摩擦,1万公里单位物流成本跟货车运输100公里差不多。
集装箱革命可不是闹着玩的,在塑造全球化的同时,也要了许多国家半条命,苏联甚至把整条命都搭进去了。因为地处亚欧腹地,整个苏联都建立在铁路运输之上。
1949年,苏联铁路总里程11.6万公里,1989年更是达到了大约15万公里。我国直到2021年才突破15万公里,截止到2024年9月,我国铁路总里程突破16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超4.6万公里。
当时,苏联和各加盟国的园区、工厂的零部件都是依靠铁路集散。1978年,苏联经济总量达到美国70%以上,铁路货运周转量3.4万亿吨,占其国内货运总量75%。
整个70年代,美国都在“大滞涨”深坑里挣扎,仅经济危机就经历了两次,1970年11月和1975年3月各一次,中间还夹杂着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中东石油危机。那会,苏联几乎是摁着美国脑袋摩擦。
1956年4月26日,一艘名为“理想X号”的油轮从新泽西州纽华克港启航,历时5天到达休斯顿,这件事情标志着集装箱革命的正式启动。此前,海运受困于码头节点,必须通过码头工人一点点装货和卸货。
60年代,一艘万吨级跨洋货轮,码头装货要6天,航行10-15天跨越大西洋,然后码头卸货又要6天,一次航运差不多有一半时间耗在码头。算上码头停泊、仓储和人工等费用,海运并不比铁路运输便宜。
1964年,纽约港养了140万码头工人,70年代末降至12万余人。1970年代,集装箱货运成本大概是传统货轮的50%,1立方米均价成本约10.9美元,1979年下降至4美元,1985年更是降至1.5美元。
廉价的集装箱货运,快速重塑和整合了欧美日韩工业体系。欧洲和美洲各有3亿产业工人,日本有1亿工业人口,而苏联只有4亿。7亿VS4亿,这下轮到美国摁着苏联摩擦了,擦了不到10年,就把苏联给擦爆了。
但在擦爆苏联的同时,美国也被德日集装箱给打爆了,导致美国被迫进行大规模产业转移,向外部转嫁矛盾和危机,造就了美国产业空心化格局。相当于苏联带走了美国的灵魂,美国行尸走肉仅剩半条命。
其实,海运相比陆运,最大节约就是基础设施和人工成本。陆运需要修建公路和铁路,这笔费用能占到货运成本的30%以上,但海运压根就不需要这笔支出。
人员方面,一艘20万吨的超大型远洋货轮大概需要20人。按照火车每趟5000吨计算,大概需要跑40趟,每趟安排司机和安全员各两名,大概需要160人,是海运的8倍。按照20吨货车计算,两个司机轮班,大概需要2万人,是海运的1000倍。
燃料方面,一艘40万吨货轮可用80吨燃料跑600多公里,每吨货物百公油耗仅为0.07L,同样1.5吨重的轿车百公里油耗大约7L,是海运100倍左右。把这些费用合计下来,10万吨级以上的远洋货轮运输成本大概只有公路运输百分之一。
所以,阿根廷把牛肉卖给中国,货运距离和成本压根就不是问题,问题是阿根廷牛肉不卖给中国,也地方可卖。而向中国出口牛肉的国家多的是,巴西、哥伦比亚和澳大利亚等挤破脑袋想把牛肉送到中国人的餐桌。
中国凭啥进口阿根廷牛肉?有些人老是抖机灵,说什么阿根廷欠钱还不起,只能用牛肉抵债。主要是阿根廷除了牛羊肉、玉米、大豆等农畜产品,基本没啥可卖的。有点类似于印度是世界大米出口第一国,“饥饿出口”属于是。
这也是为啥米莱上台就宣布阿根廷比索贬值50%,因为比索贬值,有利于出口而抑制进口,啥意思呢?就是阿根廷老铁一起勒紧裤腰带,发展出口型经济,自己苦一苦,不能再借债度日了,熬一熬可能就挺过去了。
但阿根廷想增加对中国牛肉出口,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价,否则你凭啥从巴西嘴里抢食?目前,中国每年牛肉消费量大概1000万吨,进口占比25%,大概250万吨。牛肉进口国家排名中,巴西占比40%,其次是哥伦比亚和阿根廷。
阿根廷占比20%左右,但中国依然是阿根廷牛肉出口第一大国,占比阿根牛肉出口76%以上。今年10月,阿根廷销往中国的去骨牛肉3.28万吨,价值1.1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量的73%。
今年10月,阿根廷销往中国的无骨牛肉均价为每吨3360美元,相比2022年5月最高价5900美元,已下降2540美元/吨,近乎腰斩。占比虽然不大,但却把巴西牛肉价格给打下来了,然后大伙就吃上了20多元/斤的牛肉,土豆炖牛肉可劲造。
但看到大伙吃上便宜牛肉,有些人立马就不高兴了,说什么国内养牛户亏到姥姥家了,甚至往粮安上面扯。其实,我国肉类消费压舱石是猪肉,牛肉属于锦上添花,平时大多是有钱人消费。
所以,牛肉大幅降价,改善一下大伙生活水平,难道不应该?不客气地说,中国人将来还要走向全球,吃遍全世界,不仅要实现牛肉自由,还要实现海鲜自由! 6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