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繁/简体字,文言文/白话文, 中文/英文的一些看法
有关繁/简体字,文言文/白话文, 中文/英文的一些看法 6park.com)繁简体字, 各有优缺点,要各取所长。 6park.com )中国文字繁简变化是由:简--变--繁,再由繁--变--简的过程。 6park.com )甲骨文发展到周初的《诗》《书》《易》,春秋的《论语》,《左传》都没有多少字。到南宋,清初的《康熙字典》繁体字已经十分庞大,大部分的字都没有常用的价值。现代一部《新华字典》几千字已足够。 6park.com )繁体字变化成简体字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繁体<=>简体,并不是简单的多对一的关系,而是 多对多的关系。用简体印刷古文,有无法纠正的错误。 6park.com )中国五千的文化根植于繁体字里,抛弃繁体字等于抛弃大部分国粹,简体字是无法替代的。 6park.com )简体字易学易懂,十分实用,简体字不是简单减少笔画,而是源于“草书”中挑选优秀的写法产生的。第二套简体字由于是太多的人造设计,而非源于传统书法,存在许多毛病而最终没有采纳。 6park.com )我的建议是: 6park.com 1. 书印刷:要用北宋的”繁体字库“,不用清朝的”繁体字库“。手写:要用简体字。简单的讲:读繁体,写简体。 6park.com 2. 正式的文化性的文章:用文言文,白话文只能用于日常生活口语和通俗文化。白话文对于文言文来讲就是垃圾,是一种 源于民国时期的”外文翻译“的口语通俗文字,是对中国五千的文明的摧残。这个观点在章士钊和他众多弟子的文集论述的十分清楚。 6park.com 3. 正式的科学性的文章:用英文, 中文只用于科普性的文章。在当今的现代科技领域里用中文写科学论文,十分不伦不类。英文比中文优越的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