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南水北调?
根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介绍,南水北调工程有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构成我国中部地区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ajT9KUbORczOzzDeNJqdO234gGSBDnHo6hQTSwcdXTGXCwfIBHQ0uUAicicah8rEMN5GA2x7ib8ib3oyCKkmIictibo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图片来源:国务院南水北调办
1.东线工程: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输水到天津;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一期工程调水主干线全长1466.50千米。规划分三期实施。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ajT9KUbORczOzzDeNJqdO234gGSBDnHoeDYzJLuraXA0JpD9WfGNFT5hHwqMsn8PRT4rwyA31jcppVhI1odCA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图片来源:国务院南水北调办
2.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经唐白河流域西部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李村附近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干线全长1431.945千米。规划分两期实施。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ajT9KUbORczOzzDeNJqdO234gGSBDnHoVenia64uCKe5LFkuXcBSn8aym6tSic6ZSCZicsjf5ibzo6GsibIEf6AibOib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图片来源:国务院南水北调办
3.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规划分三期实施。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最终年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建设时间约需40~50年。
根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数据,截至2017年4月底,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和水利部已累计下达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投资2627.4亿元。
![](http://mmbiz.qpic.cn/mmbiz/ajT9KUbORcwpezy0oPicEBMAYCEE4ToHTfLMPSPUt8NNFffjPckuGoJy9hI260pfAEOAicQlPSsfWjo2ibLHeczPw/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为什么要南水北调?
那么,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地将南方的水调往北方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北方缺水,而南方水资源丰富。
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上,赫然有着这样一则“不等式”: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80%以上;而人口、经济总量占全国35%的黄淮海流域,水资源量仅占7.2%!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bPJzOqwPBpaG0QiaoEQibU9epV7tqia1gUlv89fJicREjPjNZvSJX5o81OXu29hzZhSvgK2gcctuBDWYTUYCEnpuGA/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根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介绍,黄淮海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人均水资源量462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其中京津两市所在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92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7。
由于长期干旱缺水,这一地区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700多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一批重大工业建设项目难以投资落产,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http://mmbiz.qpic.cn/mmbiz/ajT9KUbORcwpezy0oPicEBMAYCEE4ToHTfLMPSPUt8NNFffjPckuGoJy9hI260pfAEOAicQlPSsfWjo2ibLHeczPw/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南水北调的效益
而在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后,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受水区覆盖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省的33个地级市,超过1亿人受益。
经济效益方面,经测算,东中线通水后,每年将增加工农业产值近千亿元。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后,使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北方大中城市基本摆脱缺水的制约,为经济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
据新华网报道,由于对南水北调工程投入了大量资金,据东、中线总体可研阶段估算,仅此项每年可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0.2~0.3个百分点。另外,由于调水工程的实施,每年可增加50万~60万人就业。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bPJzOqwPBpaG0QiaoEQibU9epV7tqia1gUlUOHsgR4ql9dBtH0p2h1Yx7ZkwmZiayG6viaJaWZo2gBlHtRVTCHElsqw/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社会效益方面,南水成为不少北方城市的“主力”水源。全面通水以来,中线工程累计调水79.3亿立方米,在北京,南水占到自来水日供水量的73%,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升至1.2;在天津,主城区居民喝上南水,相当于新增一条供水“生命线”;在河南,11个地市、37个县用上南水,1800万人受益;在河北,用水范围覆盖7个地级市、96个水厂。东线工程让长江水惠及93个区县,调入山东水量累计19.9亿立方米,大大缓解了胶东半岛和鲁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生态效益方面,不合理用水结构在变。南水来了,多用地表水、压采地下水、回补生态水,受水区优化配置水资源,通过水源置换,累计压采地下水8亿多立方米。北京“喝存补”并举,河湖水质明显改善,2016年北京市地下水位首次出现回升,同比回升0.52米;天津用南水置换出生态用水,变应急补水为常态补水,海河水生态有了保障;山东向东平湖、南四湖生态调水2亿立方米,干渴的湖泊重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