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无赖进行到底
一个政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从一个革命型的政党转变成一个执政型的政党。
革命型政党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够忽悠人民。不论是呼吁民族主义,制造阶级矛盾,强化省籍意识,总之把百姓忽悠住了跟着你闹革命就算成功。讲话不负责任也问题不大,因为革命型政党基本有一群依靠相同意识形态维持的死忠粉,无论这个意识形态是三民主义,共产主义,还是台独意识。
相较而言,执政型的政党就比较难做了,因为选民需要你拿出切实的好处。这类政党的选民都比较理性,一般不容易被意识形态忽悠。作为执政型的政党,搞好经济建设,减少贫富差距是起码的,而且你承诺的好处要兑现,无法兑现选民就会抛弃你。
国民党,共产党和民进党成立之初都是革命型的,只不过革命口号各有不同。国民党转化成执政型,大约是1970年代初蒋经国任行政院长的时候。当时眼看反攻大陆无望,小蒋终于把目光放到建设台湾上来。这样一转变,百姓得到了实惠,可是国民党的凝聚力没有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没人信了。加入国民党不是再效忠于三民主义,而是在效忠于金钱和好处。
共产党则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完成了这种转变。改革开放之后的共产党更偏向于依靠既得利益维持的精英集团,
而非拥有共同理想的革命同志。共产党员口中依然讲着共产主义,但是谁也不信。
最后说说民进党,我只能说,民进党至今没有完成从革命到执政的蜕变,依旧是一个依靠鼓吹意识形态发动街头运动的政党。煽动民族意识,夸大贫富差距,制造阶级仇恨,始终是民进党屡试不爽的基本策略。
小岛未来的政治能否趋于稳定,关键因素不在于国民党,而在于民进党何时能够完成蜕变。其实,国民党已经没有多少可以改变的东西了。在台湾接近30年的民主化和去中国化运动后,国民党原有的党国意识和大中华主义早已在一轮又一轮的讨伐中消耗殆尽。仅剩的一点儿深蓝选票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而民进党的民粹主义路线,才是祸乱之源。这里我不得不提起始作俑者的李登辉,因为我憎恨那些依靠散播仇恨,鼓吹意识形态,发动群众运动以达到自己政治目的的人。原本和谐的台湾社会,硬是被李塑造成两大阶级的对立。一方是“有钱有势的外来殖民者”形成的剥削阶级,而另一方则是“被压迫和殖民的善良的本省人”形成的被剥削阶级。之后依靠省级仇恨和穷人的数量优势对外省权贵进行红卫兵似的围剿。栽赃陷害,夸大其词,言而无信,无赖手法与当年的共产党如出一辙。即便这种行为在台湾的民主化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依旧无法掩饰其手段的卑劣。幸好小岛经过80年代的经济起飞已经培养出基本独立的司法系统和一群理性中立的选民,如果台湾的民主化发生在60年代,赤化几乎是必然的。
其实,如果小岛自成一体,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民进党逐渐完成蜕变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可是让小岛政治变得更加诡谲的,还在于海峡对岸那个雷打不动的共产党。中国与美国的随时插手无疑为小岛未来的政治走向增加了变数。
|